今年以来,忻城县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营造氛围,有力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让文明之风吹遍美丽芝州。 弘扬核心价值 培育文明乡风 6月15日,在思练镇会议室,近百名干部、群众代表聚集一起,聆听该镇举行的“百年奋斗路砥砺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报告会。报告会从为什么学党史、怎样学、学什么三大方面展开宣讲,让聆听宣讲的干群受益匪浅。 “聆听了宣讲报告会,让我们真正懂得了如何学好党史,也让我们更加自信。我们的乡村变美,乡风更文明,都是自信的资本。”梅岭村党总支部书记莫海忠说。 今年以来,忻城县组织各乡镇、单位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注重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全县奠定了强大的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同时,在各乡镇主干道、村委办公楼、社区等区域和场所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并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浓厚氛围。 拓展广度深度 强化志愿服务 连日来,在忻城县各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总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对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进行维持秩序、预约登记、接种引导、留观检查、出口引导等。 为响应全县新冠病毒疫苗全民接种的号召,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屏障,5月13日起,忻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青团忻城县委员会、忻城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忻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发起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志愿服务行动,对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协助开展好全县居民接种疫苗情况的排查和统计等相关工作。志愿者发挥“宣传员”“引导员”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和担当精神,为打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贡献青春力量。 除疫苗接种服务外,志愿者的身影在忻城其他行业、领域也随处可见。今年以来,忻城县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内容不断拓展、延伸。志愿者结合当前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三农”大行动、城乡环境大扫除、爱国卫生运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疫情防控、服务“三农”大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志愿活动300多场次,服务群众人数约28000人次。 选树先进典型 发挥模范作用 近日,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到北京接受表彰的蒙晓梅刚回到忻城,就忙着为困难学生发放下学期的资助金。她一边给学生发放资助金,一边叮嘱学生知恩感恩,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这笔每人每年1200元的资助金是蒙晓梅主动与梧州神冠集团对接,为北更乡24名困难学生争取来的。 “我深切体会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永远爱党为党,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蒙晓梅说。多年来,蒙晓梅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大石山区的孩子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把学生视如己出,“蒙阿妈”形象深植在当地学生的心里。 蒙晓梅是忻城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典范作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忻城县积极开展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创建活动,大力挖掘和宣传从群众中间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引导群众从评到做,争当“好人”。除了蒙晓梅外,今年,忻城县城关镇古尧村樊金荣荣登“中国好人榜”,同时推荐樊金荣参加自治区道德模范评选,推荐忻城县实验小学郑雅婷参加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联合市、县两级媒体为全国道德模范蒙晓梅、中国好人莫润梅、来宾市道德模范黄仕艳等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拍摄宣传片,广泛宣传忻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 创新活动载体 增强宣讲实效 6月18日,全区“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来到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为当地村民送上党史学习教育和理论政策宣讲、农业科普、健康诊疗、家电维修、免费理发、应急救护培训等公益志愿服务,当地群众拍手叫好。 此外,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榕树讲堂”成为忻城县各乡村的宣讲主阵地。在村屯大榕树下,群众常常聚集一起,或宣讲或讨论,通过特殊的“讲堂”把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 据了解,忻城县进一步创新基层宣传工作方式和载体,通过基层宣讲员,以“大榕树小讲堂”“夜话小广场”“圩日一条街”等形式,用小讲堂讲大道理、身边人讲身边事、小人物传播大能量。各地理论宣讲员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干部群众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常态化,全面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理论水平,让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通过“大榕树小讲堂”“农家书屋小讲堂”“夜话小广场”“圩日一条街”等形式开展文明实践宣讲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受众达8000多人次,有力推进党的理论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红色基地、进乡村,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农村“热”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