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要以‘乡村振兴看吾辈,冲锋在前勇担当’的精神,和党委、政府一起带领六纳村的老百姓,尽快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这是自治区教育厅派驻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驻村工作队员黄舒艳在驻村工作日记本上写下的一段话。 今年1月20日,自治区教育厅选派到忻城县的5名选调生全部进村到岗。与黄舒艳一样,另外4名选调生分别被派驻到红渡镇马蹄村、雷洞村、六蝶村和古蓬镇上浪村,这些都是自治区教育厅的帮扶联系点。今年7月,5名选调生中的4人又主动请缨,担任所在村的驻村工作队员,为乡村振兴事业再显担当。 “到村里后,基本上都是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查看材料。只有多走走,才能尽快融入工作。虽然累,但很有意义、很值得。”黄舒艳说,为尽快掌握情况,报到的第二天,她就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入户走访。 “目前,我们已经慢慢熟悉村情民情,身份角色逐渐转变,接下来会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建设理论素养水平,为忻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古蓬镇上浪村驻村工作队员唐静表示,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组织抓好乡村教育,同时积极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政策,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据了解,本轮驻村的自治区教育厅派驻队伍中,除这5名“90后”选调生,还有7名经验丰富的驻村第一书记。这支有老有少的驻村队伍,既朝气蓬勃,又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自治区教育厅工作多年,难得有驻村机会,我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群众多办点事,为乡村振兴作贡献。”今年44岁的古蓬镇上浪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达领说。今年4月,李达领来到上浪村,同时继承了上一任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依靠产业带动群众发家致富。 “我要继续把古蓬镇上浪村标准化桑蚕培育示范点做大做强。”李达领介绍,目前,该示范点已达年育四龄蚕5000多张的生产能力,可覆盖桑园面积1000亩以上。接下来,计划扩大养殖规模,让产业辐射更广,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截至2018年底,自治区教育厅挂点的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比忻城县实现脱贫摘帽提前一年。2019年,重点打造了上浪、六纳2个产业示范基地,创新忻城桑蚕高质量发展模式。2020年,自治区教育厅挂点的7个村1747户6411人贫困人口脱贫出列,推动忻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1年,忻城县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