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支持引导退休专家和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也提出,要积极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此,市委老干部局、市关工委、市老科协决定,在全市6个县(市、区)开展“乡村振兴五老助力”活动,为乡村振兴添力。 生态建设 绘就乡村新画卷 今年清明节过后,退休多年的象州县罗秀镇关工委顾问黄显良,从南宁回到老家象州县罗秀镇下那曹村,致力打造独崖山生态旅游景点,带领村民奔富路。 “我们可以疏通村前淤堵的河道,把淤泥乱石搬运到村南边,砌起长达500多米的防洪堤。”回到下那曹村,黄显良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消除村庄多年来被洪水侵蚀的隐患,把村西南原有的小溪拓宽,引进河水用于养鱼,供人垂钓;在村西独崖山前的河边荒地种五彩葵花,建游泳池;游泳池上游开辟儿童亲水区,亲水区小岛的绿荫下建童趣园…… 他利用自身人脉,邀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实地考察、审核施工方案,并联合村里的几名经济能人,通过集资入股的方式,筹集到200多万元启动资金。黄显良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建设指挥部,担任总顾问,随后挑选一批青年骨干成立乡村振兴建设突击队,确保急难险重工作有人干。 每天,黄显良起早贪黑,头戴大草帽、背着大水壶、拿着对讲机,带头跳下河床搬石头。经过3个月的努力,独崖山生态旅游景点完成第一期工程,黄显良最初描绘的美景初具雏形,整体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周边群众自驾游、农家乐等观光旅游需求。 积极奔走 振兴乡村产业 韦钟卡与梁丹丹2016年毕业于广西农业技术学院,二人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决心回农村创业。他们根据所学的生态种养专业,在兴宾区蒙村镇、桥巩镇创建基地,种植优质龙眼、水稻和蔬菜,养殖果园生态鸡。 创建初期,兴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雪丽四处奔走,协调水电部门为基地安装供电供水设施,协调退休高级农艺师韦炳奎长期对口帮扶,传授蔬菜种植和水稻预防病虫害技术,切实帮助韦钟卡和梁丹丹解决实际困难,巩固、拓宽销售渠道。目前,蒙村镇歌朗村的基地年收入10万元,桥巩镇古瓦良水基地顺利在建,预计年底可出栏生态鸡600只,秋季稻种植收成8万元。 “在山吃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1年,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工商所退休干部、桐木镇关工委顾问陶惠香大胆创业,创建广西金秀宝丰瑶浴用品贸易有限公司。她走遍金秀大瑶山,广采草药,打造可排毒养颜、舒筋活络的16种瑶浴用品,并一步步打开江浙市场。 在全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潮中,陶惠香在大樟乡横冲村租种5000多亩生态公益林,种植勾藤、草珊瑚等瑶药,创建原生态药材基地,聘请当地10多户村民做护林员,增加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 在忻城县马泗乡,大型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忻城县高龙果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11月成立,多年来,该基地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去年,该基地大面积种植的哈密瓜遭遇病毒侵害,造成重大损失。马泗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五老”志愿者韦日立即组织专家到现场“会诊”,并建议转种百香果和蓝莓。选种、点种、育苗、果苗嫁接……专家全程讲解指导,使基地转危为安,还带动5家合作社、3000户农户共同发展百香果产业,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我市“五老”积极作为,走遍全市各个角落,发挥余热,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