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的第一年。为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市”共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今起,本报开设“来宾市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专栏,通过专访市工信局、金融办、人社局、自然资源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投促局等部门以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对我市推进工业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进行解读,展示我市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的做法及成效。敬请关注。
11月3日,在象州三江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里的广西大联统摩托车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动车生产车间里,工人正抓紧生产。(特约摄影记者 龚 坚 摄)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工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挺起工业发展的“脊梁”,就是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保障。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工业振兴的决策部署,按照“聚力壮大产业,有效巩固衔接,全面加速提质,守住风险底线”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力打好工业增产增效等“七场硬仗”,推动我市工业做实做强做优。 1-9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16.6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9月当月实现产值45.2亿元,同比增长15.33%。 聚集群壮产业 做大做优工业“基本盘” 金秋十月的三江口新区处处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雅居乐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加紧施工——机械轰鸣运作,吊塔长臂“挥舞”,周围经过的工程车不停运输土方堆填、压实,热电联厂项目已雏形初显;污水厂立起了高大的圆柱型钢筋架构,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目前,园区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已入园企业32家。”来宾雅居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婷说,“抓建设就是抢机遇,园区早建成,才能早投产见效益。” 今年以来,我市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心骨”,围绕“345”现代产业体系,招大引强,认真做好“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做大工业产业“基本盘”,为工业振兴夯实基础。 截至目前,我市先后围绕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延伸发展制糖综合利用业,建成了5条综合利用产业链,特别是可降解环保餐具材料生产能力达14万吨/年,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产能生产基地;碳酸钙产业布局建设“一中心五园区”,新开工重大项目12个、竣工5个,新上规企业8家,规上企业总数达58家;木材加工产业基本建成“一域三核多点”的7个主要集中区,规上企业数年达95家。 强化要素保障 助力企业稳产增效 “税捷e贷”完成企业授信户数107户,金额7134万元,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落实“广西科改33条”、出台“来宾科改21条”等科技创新文件,推动企业加快科技创新…… 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整合各方资源,从金融、电力、政策等方面入手,坚持靶向施策,聚焦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精准调度资源、提升服务质量,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市在出台推进工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之外,还出台了金融、人社、自然资源、科技、市场监管5个要素领域,各10条共50条支持工业振兴的政策措施。同时,选派71名工业振兴特派员,与自治区派驻的6名特派员组成“来宾市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队”,深入6个县(市、区)、市工业园区和三江口新区开展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企业难题,帮助企业稳产增产。 此外,为应对当前出现的电力紧张情况,我市积极指导企业参与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全市累计510家企业准入电力市场化交易,累计降低用电成本5.81亿元。 促投资抓建设 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 今年5月,2021中国(来宾)智慧商显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00多家商显行业企业参会,齐聚一堂,共商电子商业发展前景,并吸引了一批“高精尖”产业项目落户市工业园区。 做大做强工业,要内强根基,更要外引活水。今年以来,我市依托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日益完善的园区基础条件,深入推进“三企入桂项目落实、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1-9月,全市新引进工业产业项目33个,总计划投资225.5亿元,其中“湾企入桂”17个,总计划投资203亿元。 在做好“筑巢引凤”的基础上,我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总要求,围绕“东融”战略,在发展能源电力产业、金属冶炼产业、制糖及综合利用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壮大铝基、锰基、碳酸钙、化工等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自治区“双百双新”、全市重点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提升工业发展动能。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7%,其中重大项目同比增长31.4%,两项数据均排名全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