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东融生态木材产业园。(三五镇供图)
从武平高速来宾南出口下来,就是兴宾区三五镇的广西来宾东融生态木材产业园。这一片曾经无人问津的丘陵、山地,如今一幢幢现代化建筑厂房内机声隆隆,一个个二期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里成为了兴宾区“工业强区”的主战场、三五镇“工业强镇”的压舱石、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该木材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10000亩,一期建设基本完成,二、三期正在建设中。目前已带动13家企业进驻产业园,已投产11家。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50亿元以上,年上缴税收3.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03万个。 该镇党委书记覃霖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快推进园区二期80万立方米新型可饰面定向结构刨花板生产线项目建设,争取12月竣工试产。同时,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势头,做好园区二期500多亩招商项目引进,解决产业链下游衔接问题,力争今年再培育上规入统林木业企业5家。 “我们将依托东融生态木材产业园优势,探索建立‘红色联盟红色服务’党建路由器工程,以党建辐射带动园区就业、物业、土地流转租赁等项目,多元化发展园区配套村级集体经济产业。”三五社区党支部书记韦开长说,社区与园区签订了提供劳务培训及派遣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相关协议,助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据悉,该镇还规划建设2000多亩的木材交易市场中心,调动全镇15个村(社区)抱团发展园区配套产业,全力推进三五镇村级集体经济木材产业园建设。 播撒希望的种子,孕育丰收的盛景。在三五镇农业现代产业园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里,一片片嫩绿的秧苗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三五镇小个专联合党支部书记、兴宾区百草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莫丽荣正打开自动化浇水系统,给秧苗浇水。她告诉记者,水稻育秧机能均匀地播撒种子和平整覆土,一条生产线每天能为400亩水田育秧,在室内催芽2天至3天后可移至育秧基地培植,15天左右就可以进行机插秧。 “我们基地今年已经为早稻育秧7500亩左右。”莫丽荣说,基地主要是为“旱改水”项目服务,目前除了来宾本地的三五、陶邓、五山等乡镇外,南宁市的上林县、柳州市的柳城县也到基地购买秧苗。她说,下一步基地还将向育秧超市发展,发展水培种植,让农业种植实现智能化。 三五镇榜山村广西枋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年鸡养殖基地,也开启了智能化现代养殖模式。该公司负责人、榜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覃兴欢告诉记者,养殖基地不仅捡蛋实现自动化,鸡舍的喂料、饮水、通风、控温、清粪等也都实现自动化管控,形成“人管机器,机器养鸡”的养殖模式。该基地去年的产蛋量增至2000吨,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目前蛋鸡存栏量15万羽,日产蛋量约15万只。 覃兴欢表示,三期新的厂房也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底完工,可实现蛋鸡、青年鸡各存栏40万羽的目标。 智能化种养不仅“养”出了一条致富路,也不断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2020年,三五镇15个村抱团入股集体经济资金230万元;2021年,三五镇7个村继续追加投入165万元,迁江镇的5个村、五山镇的5个村各入股集体经济资金100万元。根据前期商定的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效益分红方案,各村每年可领到8%-10%的分红,今年将给25个村陆续分红45万元。 “三五镇将以‘东融’领航,换挡提速,推进全镇工业、农业及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融合发展,以项目建设引领三五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三五的未来,覃霖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