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近日,2021年中国城市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榜单出炉:在国内291个城市中,来宾市的营商硬环境竞争力排名全国第122名、全区第5名,居全区前列。 近年来,我市对标对表国内、区内先进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今起,本报特推出“来宾践行‘环境为本’”系列报道,展示我市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和亮点成效,敬请关注。 
群众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特设的“壮语服务窗口”办理业务。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局提供 资料图片)
翻开2021年来宾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21个指标221项改革任务全部落实,“优化”亮点频闪;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办事群众,耐心细致地提供服务,赢得企业和群众的纷纷点赞。 政务服务的“标尺”,就是老百姓的评价。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放管服”改革做深做实 2021年以来,我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对标对表国内先进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持续向审批改革“开刀”,列出2021年来宾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共21个指标221项,其中36项为自治区级任务、185项为市级具体改革任务,高效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改革目标任务全部如期完成。 我市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提升政务服务环境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按照“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原则,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乡镇(街道),进一步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对企业诉求“接诉即办”,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诉求,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并行服务、联合审批”。 一项项改革深入人心,赢得民心。去年,我市扩大“异通地办”的范围,与广东省佛山市等区外城市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推动220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区外城市实现“跨省通办”,办件量共2714件;推进“全区通办”工作,实现784项政务服务事项全区通办;推动政务服务“免证办”“全程网办”“自助办”服务,梳理推行政务服务“免证办”(只需要身份证即可办理)事项清单,实现“免政办”事项459项;列出依申请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共5544项,91%行政许可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市、县两级网上可办率达100%;开通“24小时政务服务区”,部分银行网点、社区和楼宇均设置有自助服务区;推行园区企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审批机制,提高项目审批的效率。我市还在全区创新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机制,审批效率提高50%以上;打造“一窗受理”精品套餐模板56个,六类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即办件数为3886件,占比为41.07%。 政务服务做足做优 “通过微信就能办理公司《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2021年12月24日,广西来宾市凯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女士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理《营业执照》,在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利用微信进行操作,前后不到十分钟就通过“异地通办”模式完成了证照申请。当天,黄女士就领取了《营业执照》,同时申领了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 微信办理、异地通办、一窗受理、免证办理……这些都是我市做优政务服务,全方位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政务服务改革向“做优”方向推进,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率。2021年,我市开展惠企政策梳理兑现工作,对梳理出来的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统一办理,并在“来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全面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在全区创新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市70个乡镇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重点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机制,实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套标准、一网通办、一枚印章”的审批服务模式,审批效率提高30%以上。 同时,我市启用“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市政务一体化平台、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发票领用、车辆购置税以及公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八大类1572项业务“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办事群众无需下载手机APP或其它客户端软件,只要现场通过有效证件即可登录自助终端,完成自助办理事项,实现办事全过程自助办理、全流程网上流转、全天候“不打烊”服务和“最多跑一次”目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市政务服务中心作为综合服务窗口单位,始终恪守“服务至上”理念,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作为工作目标,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推动审批服务提速增效,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政务服务,优无止境。今后,我市将继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政务数据治理,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