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武宣县禄新镇“旱改水”项目地有村片区,新改良后的土地上农机来回奔驰,一片繁忙景象。“我们结合实际引进耐旱、耐冷优质雪豆品种,建成千亩连片雪豆种植示范基地,提高单块土地复产复种利用率,有力带动群众增产增收。”地有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海志说。 禄新镇的秋冬生产种植,目前进行得如火如荼。该镇探索农民以土地入股模式,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辐射带动方式,采用“水稻+果蔬”季节间套种植模式,种植果蔬1200亩。同时,为提高土地肥力,该镇利用冬闲田,在思布、复旦、长岭、莲塘等村沿河打造借绿培肥5千亩紫云英绿肥示范带,为春耕培肥奠定坚实基础。 禄新镇在秋冬季节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武宣镇则迎来即将丰收的喜悦。该镇桥巩村秋冬季瓜类种植基地里一片绿油油,百亩板栗南瓜长势喜人,结下了累累硕果。据介绍,该镇计划种植板栗南瓜660亩,目前已种植500多亩,亩产可达1500至2500公斤,预计总产量可达1000吨。其他乡镇也不甘落后,金鸡乡冬种小麦250亩,东乡镇冬种马铃薯1000多亩…… 武宣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紧扣“粮食少减产,农民要增收”的工作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秋冬种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秋冬季种植马铃薯0.60万亩、雪豆0.15万亩、蔬菜10.50万亩、玉米1.6万亩、大豆0.35万亩、红薯1.3万亩、绿肥4.65万亩、青饲料0.12万亩。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制度,针对受年度严重干旱天气影响实际,以“春秋歉收、冬种补充”的思路,及早规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年度秋冬种生产。乡镇以组建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包片、干部职工包村等形式抓好工作落实。把秋冬生产种植工作列入年度农业生产重要环节,结合县职能部门的工作,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推广名、特、优秋冬农产品种植,让“冬闲田”变成“丰收田”。 加大探索秋冬种产业发展新模式力度,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县农业农村局成立技术服务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秋冬轮作生产。广泛宣传发动农民群众将秋收后的冬置闲田利用起来,通过种植马铃薯等作物,保障全县粮食稳产增效,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的组织优势,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以秋冬种植为突破口,积极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带动村集体、农户广泛参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激发能人大户、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抓生产、兴产业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走产业多元化路子,促进乡村振兴效应效果明显。在抓冬种生产声势颇大的禄新镇,该镇将林下经济特色养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通过黑山羊、凤香鸡、小龙虾、金钱龟等特色养殖示范带动,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成为当地群众致富新亮点。长岭、大荣、古杭等村特色药材、水果种植亮点纷呈,吴茱萸、红花百部等中药材种植逐步走上规模化生产,形成“党建+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基地种植面积732亩,收益达870万元,并辐射带动群众种植面积853亩,收益达533万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成效显著。古杭村以加工生产小青柑茶,给周边农户提供了近150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通过不断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该县将秋冬种工作统筹一盘棋,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力抓好秋冬种生产。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涉农部门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到各乡镇指导农事生产,开展农技培训,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送技术等,解决生产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技术人员300多人次,深入群众抓好“传帮带”,开展技术培训25期,培训农民950人。免费提供马铃薯、雪豆等种子300多吨。由合作社搭建平台,联系企业进行秋冬种农产品收购,解决农户销售问题,实现“种植-养护-销售”一条龙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