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广西国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碳酸钙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
“项目工作20法”激发了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激情,兴宾区陶邓镇也不例外,石材、木材、生猪等领域的一个个重大项目悄然崛起,为该镇乡村振兴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4月22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位于陶邓镇的广西国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碳酸钙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办公楼前绿地带假山喷泉环绕,仿若园林;步入厂区,现代化的厂房临山而建,恢弘大气。昔日的荒野山头,如今已被林立的厂房取代。 该项目于2020年11月10日正式开工,然而一期项目建设接连遇到土地征迁、架设配电线路等困难。“特别是架设35千伏配电线路时,恰逢农忙时节,群众大多都在春播春种。”陶邓镇党委书记刘阳平告诉记者,为此,该镇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协调清理线路区域的树木,动员群众抽空协助征地测量,得到普遍支持。为贯彻落实好“项目工作20法”,兴宾区专门成立项目工作专班,每周召开一次例会,主动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 “一期项目计划投资5.5亿元,现在已完成投资3.5亿元,6条生产线预计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可为本地群众提供400-500个就业岗位。”广西国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平介绍,得益于来宾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服务,项目一期有序推进,总投资10.5亿元的二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工作。 随后,沿着乡间小路,记者一行来到三洲村委东南村,只见规模宏大的连体钢架拱棚整齐排列,向不远处的山脚延伸,尤为壮观。拱棚下,一个个育苗池科学设置——这是兴宾区田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循环水鳗鱼养殖基地。该项目母公司在福建省福州市已有6家鳗鱼养殖场,当地地理位置、淡水资源、市场等均优于来宾,为何选择千里之遥的陶邓镇? “来宾的真诚服务和政策红利,吸引我们来这里建厂。”兴宾区田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坤一语道破。据悉,该公司是来宾首家鳗鱼养殖企业,项目于2021年2月开工建设。一期项目预计今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年产900万吨生态鳗鱼,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产值达9000万元。 近年来,陶邓镇利用来宾南大门的区位优势,深掘物产资源,写好产业文章。截至目前,该镇已引进碳酸钙企业3家、木材企业3家,以及生猪、鳗鱼、鳖等养殖企业一批。多个项目争相落子,陶邓“蝶变”令人惊喜。 “陶邓镇紧紧围绕市委书记何朝建提出的‘项目工作20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抓住政策优势、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把陶邓打造成为兴宾区乃至来宾市的石材、木材、生猪等产业的孵化温床。”刘阳平说,该镇将继续抓好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促进更多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落户陶邓、扎根陶邓,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