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晚刊讯 (记者 韦海臣 实习生 刘婧霖) 昨日上午9时30分,随着“合山市北泗镇东亭村中心服务楼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标,标志着“不见面开标”在我市全面推行。 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是我市招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精神,我市率先部署应用全区统一电子招投标系统,实行全类型项目电子化交易,实现不见面开标和异地远程评标;实现交易进场零跑腿、参与交易零门槛、交易监管电子化、信息发布自动化、投诉机制网络化,交易信息与国家、自治区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多家CA共享互认;实现手机签章、标书加密解密等移动办公功能;实现电子保函取代现金缴纳保证金的常态模式。 去年11月,我市大力推广“不见面开标”,通过应用来宾网上开标子系统,政府采购项目率先全面实行“不见面开标”。截至今年6月27日,共完成“不见面开标”项目161个,经测算可为市场主体节省招标文件购买费、标书印刷费、差旅费等费用约402.5万元。 “不见面开标”系统的运用,是深化“互联网+招标采购”模式的重要技术创新,是深入落实招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服务理念的具体行动。 “不见面开标”全程可视、步步留痕,监督管理部门可实时监管,不仅为投标企业降低交通、住宿等成本,还能有效隔离各投标企业,遏制串标等违法行为。真正实现投标“不出门”、开标“不见面”、办事“零跑腿”,解决开标效率低、耗时久和评标专家熟人面孔等突出问题,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助力企业交易“不打烊”。 市政务和大数据发展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韦玉标表示,我市将积极与自治区和其他地市沟通交流,不断完善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功能,加快推进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应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