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兴宾区良江镇良江凌附近,蓝天碧水,环境优美。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成功抢回12个蓝天,出现污染天数14天,优良天数比率为92.3%,PM10、PM2.5、污染综合指数等重要指标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背后,是我市各县(市、区)、各部门努力的结果。 “上半年城区可吸入PM10浓度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7%;PM2.5浓度3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污染综合指数为3.19,全区排名均比去年有提升。”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杨胜才说。 蔗糖产业是来宾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和综合利用,对打赢蓝天保卫战至关重要。为此,我市强化县(市、区)包镇、镇包村、村包组三级网格管理责任体系,逐级签订责任状,将监管责任落实到点到人,形成监管任务责任一览表,确保每块蔗地都有监管责任人。 不仅如此,各县(市、区)成立巡查组,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专职巡查队,加大巡查密度,快速处置露天焚烧蔗叶火点。同时,充分利用智能化监控和无人机等手段巡查管控重点区域。今年以来,共处罚违法焚烧秸秆(甘蔗叶)行为137起,处罚金额共计10.54万元。 为探索多种形式蔗叶加工贮存方式,我市多元化培育产业,拓展蔗叶综合利用渠道,大力推广蔗叶青贮、黄贮、微贮、氨化技术和蔗叶养殖技术。目前,兴宾区范围内秸秆(主要为甘蔗枯叶)综合利用能力约31.5万吨。 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推进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我市重点对城区64个在建工地加强巡查检查,共下发扬尘治理检查停工整改通知书1份、扬尘治理检查整改通知书15份,督促项目严格按照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标准施工。深入开展餐饮行业油烟治理,严格管控城市建成区露天焚烧垃圾。今年以来,共清理流动夜市烧烤摊点2470摊,劝导夜市商家规范经营25165家。 污染高发季节,全市联防联控,开展以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秋冬季攻坚行动”。上半年共启动应急响应8次,主要从工业源达标排放、工业企业限产停产(砖瓦企业全部停产)、柴油货车限行、扬尘源控制、油烟污染源控制、秸秆禁烧等6个方面开展应对工作,预测可能发生污染27天,实际发生污染14天。 环保升级改造,结构调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我市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和项目准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压减过剩产能;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1-5月新能源汽车销售0.79亿元,同比增长112.8%;优化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集中力量在居民小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截至6月30日,全市新建充电基础设施497个,完成年度任务812个的59%。今年1至5月,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1836辆,完成年度任务4158辆的44.8%,施划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428个。 同时,加快实施工业污染排放协同治理,推进实施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鼓励企业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目前,志光家具(象州)公司大部分工段已由油性漆改为水性漆,我市正在推进汽修行业整体实施涂料替代工作。工业园区逐步开展清洁燃料升级换代,推动供热范围内的落后燃煤小热电和燃煤锅炉关停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