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来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武宣县代表团积极履职,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高瞻远瞩,总结去年成绩实事求是,让人倍受鼓舞;谋划新一年的工作思路清晰,定位精准,令人信心倍增。

武宣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陆原令 摄) “报告鼓舞人心、催人振奋,用‘七个紧抓’全面总结了去年工作,客观全面,实事求是。”雷应天代表说,报告提出,来宾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三大振兴”扎实推进、“三条底线”牢牢守住,全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去年,武宣迎难而上,全县GDP增长6.3%,增速领跑全市,排在全区第一方阵,为来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武宣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园区建设实现“双百”目标,实体经济为全年的GDP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武宣同样成绩斐然,通挽镇的乡村治理经验、三里镇的乡风文明、桐岭镇的清廉乡村建设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迹可寻。报告对今年工作作了新部署,提出通过抓工业、壮实体、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抓三农、促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抓三产、促消费,增添高质量发展动力等“九个抓手”,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和要求,措施精准,目标清晰。我们将结合武宣实际,以打造产业兴城、生态水城、幸福宣城为总目标,以打造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抓手,大力推进“三大振兴”,深挖“三大潜力”,守住“三条底线”,聚焦“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生”三大工作重点,加速构建武宣“三城三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进全县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代表认真记录。(陆原令 摄) 
代表发言。(陆原令 摄) 陈前平代表表示,报告通篇详实,内容丰富。一是成绩突出。去年全市GDP增长3.6%,地方公共预算收入排全区第一。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处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二是问题把握准确。报告提出的制约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工业仍在低位徘徊、农业受旱情影响较大等,对问题把握精准,不回避、不逃避问题。三是目标科学。报告将我市今年GDP增长定为6.5%,切合来宾实际。四是措施精准。报告提出的“九个抓手”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两会精神,把来宾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融入其中,措施精准有力。五是鼓舞士气。报告提出的上大项目、抓大产业,体现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敢闯敢干的气魄。六是定位准确。报告对各县(市、区)的发展定位精准,提出园区是工业的主战场,县域经济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武宣要举全县之力,同心同德、坚定信心,为来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莫红兵代表认为,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一是成绩显,多项经济指标排在全区第一方阵,成绩让人深受鼓舞。二是步伐稳,成功缓释了债务风险压力,稳定偿债资金来源,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较快增长。三是后劲足,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科学谋划,思路清、措施实、重点明,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报告对优化营商环境作了明确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报告精神,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曹智媛代表表示,未来将依托今年启动的“智慧武宣”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链通办”改革,实现更多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持续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致力解决办事多头跑问题,为企业、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覃华代表指出,报告提出坚持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力推进工业振兴,实施产业集群扩群转型行动。在下一步工作中,他将着力加快推进黔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武宣东融电子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为工业振兴打好基础;着力做好投融资工作,加大整合资源力度,扩宽融资渠道,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聚力壮大实体经济,做好龙从码头、搅拌站、武谷优品农特产品等产业的经营发展。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李海燕代表对报告中提出的“2023年繁荣发展文化事业”非常关注。她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创新文化服务供给,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升级打造一批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持续深入实施文艺创作精品、优品、新品扶持计划,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韦恒焦代表表示,报告提出的持续壮大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建设和治理等,让他对未来的乡村建设充满憧憬。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他将以和律村“三链模式”为基础,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共进,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壮大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带动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