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 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 艾滋病毒固然可怕,但也有弱点,它们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活的细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气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离开血液和体液,这些病毒会很快死亡。只有带病毒的血液或体液从一个人体内直接进入另一个人体内才能传播。它与乙肝病毒一样,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所破坏。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接吻、共餐,生活在同一房间或办公室,接触电话、门把、便具,接触汗液或泪液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