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的试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连日来,忻城县融媒体中心派出多组人员在一线采访时看到,全县上下正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干群齐心抓农业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努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抓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发展
“如何使玉米秸秆和桑杆成为饲料?”“家庭养殖肉牛的合理密度多少最好?”11月3日,忻城县经贸局组织技术人员到联系点遂意乡加龙村,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及育肥牛物资赠送发放活动,并针对“育牛现代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全方位讲解。来自该乡各村屯的养殖示范户、回乡创业青年、脱贫户代表等50多人到场聆听。 当天,按照养殖户的实有养殖肉牛数量,该局为村民发放牛羊养殖专用复合益生菌、肉牛中后期催肥强补营养素等价值5100元的物资。 “经贸局不仅教授技术,还赠送物资给我们,真是太好了,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帮扶活动。”该村养殖示范户黄峰激动地说。 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遂意乡加龙村群众素有育肥牛的习惯,但单产及效率并不高。为化解“肉牛如何快速育肥,特别是瘦弱牛、淘汰牛、老残牛的育肥”问题,该局了解情况后马上派出技术人员、划拨物资进行援助。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忻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稳妥推进农业农村事业发展。连日来,该县四家班子领导、各级领导干部、科技特派员等积极走进农村产业现场,指导推进产业生产等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年度任务目标。 抓项目进度,以实效实绩诠释担当
11月11日,笔者来到位于红渡镇的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看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排排大型厂房初具规模。目前,该产业园已提供包括建筑工地、产业园车间在内的就业岗位近500个,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悉,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2020年第四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涵盖鲜茧烘干、缫丝、织绸、练白、印染(数码印花)、服装、家居服饰、床上用品、外贸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茧丝绸产业园区,整个项目可实现年销售额100亿元左右,利税约5亿元,解决1.5万人就业问题,带动引领当地15万人从业。 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项目的推进是忻城抓产业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忻城县在持续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打造南方牛都、三江口茧丝绸、澳湖肉羊等全产业链,按照“盯人促事”“盯项目促进度”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南方牛都项目的练江养殖基地已竣工投入使用;澳湖肉羊全产业链项目中的桃源林场核心种羊基地边建设边投产;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项目预计明年可全部建成投产。 抓带农益农,以群众增收检验成效
11月4日,笔者走访忻城县“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屠宰食品加工场了解到,为满足大湾区订单,11月下旬起,该屠宰加工场将面向社会公开陆续收购10万头肥牛,该举措将有效实现群众与企业互利双赢。 今年以来,忻城加大力度发展桑蚕、牛、羊、佛手瓜、甘蔗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用好用足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投入产业项目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建立联农益农带农机制,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下一步,忻城县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联农益农带农机制,结合域内产业态势,谋划布局来年协作资金项目,聚焦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丰富产品产出,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折股量化、基地共建、订单购销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