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业务远涉海外、市场占有率居全行业首位……在来宾市河南工业区内落户着这么一家企业——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元锰业公司”)。
3月14日,记者一行人走进汇元锰业公司生产现场,只见工人控制机械自动化作业,随着机声“轰隆隆”作响,一车车矿石在这里通过初选、磨粉、冶炼化合、压滤、中和、净化、电解、后处理等步骤,最后包装出厂销往全世界。 在汇元锰业公司主会议室里,该公司获得的各项发明专利证书、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其他荣誉证书占满了一扇墙。据了解,2022年9月,该公司正式获得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所谓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中的佼佼者,是瞄准市场空白、深耕业务的中小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等的排头兵企业。 近年来,该公司在市工业园区的积极帮助指导下,实施了生产线技改项目,申请获得PCT专利2项、国家专利60多项,大幅提高产能规模、优化产品质量。至2022年底,公司总产能提高至2019年的1.8倍多,其中产能规模全球第一,锰酸锂专用型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4颗电池原材料里就有1颗是来自汇元锰业。”广西汇元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皓告诉记者,汇元锰业公司作为全球电解二氧化锰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全球近30%,有力支持着锰系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通过改变生产思路、完善配套设施、研究重点项目、创新工艺技术、不断延伸产业链等改革措施,扭转企业危机。”提及企业之前面临的风险,方皓对记者说,汇元锰业公司从濒临破产到扭亏为盈,再到全球最大的电池原料主要供应商的华丽蜕变,经过近10年的改革,是来宾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诠释。 创新勇争先,提质促发展。方皓介绍,汇元锰业公司改革成功后很重视市场需求和创新发展。他说,企业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在保持正常生产的基础上,公司正全力推进两个重点项目。 7.5万吨锰系新能源电池前驱体材料电解二氧化锰技改项目三期、15万吨高纯硫酸锰技改项目一期两个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将于2024年建成,新增产值6.7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10个,将进一步扩大“汇元”品牌在全球行业的影响力,打响“汇元”名牌。 “公司是来宾建市后第一批落地的企业,扎根来宾近20年来,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逐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企业。”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皓满怀信心地说道,下一步,公司将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来宾市经济工作推进会议精神,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个重点项目工作,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打好开局之战,为来宾打造锰系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