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圣堂山铁杉枝叶逐渐枯黄。(本文均为金秀瑶族自治县林业局供图) 圣堂山平安树,是金秀瑶族自治县圣堂山景区内一株650多岁的铁杉、一级古树名木,也是景区最著名的地标性景观。 近年来,这株铁杉出现枝叶干黄的情况,枝条有枯死趋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此,该县邀请自治区林科院3位专家及市林业局绿委办工作人员实地“把脉会诊”,针对古树的健康状况提出救护建议。今年4月,金秀投入8万多元,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古树救护实施方案,通过铺椰糠、防草布、施肥等救护措施,精心呵护,为古树“疗伤”。 
2022年6月,铁杉枝头冒新芽。 日前,记者从金秀瑶族自治县林业局获悉,经过专家的抢救复壮,平安树已冒新芽,焕发生机。 这是该县重视古树名木保护的一个典型例子。 据统计,金秀瑶族自治县登记在册的古树有413株,其中树龄1000年以上的特级古树5株,500~999年的一级古树24株、名木1株,300~499年的二级古树67株,100~299年的三级古树297株,80~99年的准古树19株,主要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村屯、社庙、道路、河边及房前屋后。 为保护好这些古树名木,该县组织各乡(镇)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对413株古树名木养护情况逐株排查。经检查,全县有51株古树名木存在“过度硬化”情况,其中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12株、三级古树34株、准古树1株。 针对发现的问题,该县制定《金秀瑶族自治县古树名木“过度硬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部分群众对古树名木“破硬化”不理解不支持,当地及时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发动广大群众一同参与“破硬化”行动。同时,把古树名木“过度硬化”专项整治工作列为林长制考核的工作内容,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群众参与的“合作之战”。 为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该县向自治区林科院争取第一批“破硬化”试点指标。获得15株古树“破硬化”试点指标后,邀请自治区林科院、市林业局专家和专业施工组到金秀指导,对15株古树一一“把脉”。同时,聘请专业团队实地勘查,对全县仍存在“过度硬化”情况的36株古树实行一树一策,制定《金秀县古树复壮保护方案》。 期间,县林业局向县政府申请落实专项整治工作经费28万多元,对36株古树进行打复壮透气孔和立地环境改造;通过锯除树上枯枝、清理寄生植物等措施,辅助古树健康生长。5月下旬,金秀全部完成今年古树名木“破硬化”任务,古树名木、自然景观得到进一步保护。接下来,林业部门将继续排查漏网的“过度硬化”古树,让金秀古树名木资源得到全面保护,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林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