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国家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第十二个专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明确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1个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项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大任务)、“3个方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家齐放、百花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他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我们要自觉承担在伟大民族复兴征程中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使命,做到三个“新”: 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一个国家的根在文化,一个民族的魂在文化。培根铸魂,一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挖掘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如,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教学黄泥鼓舞蹈,丰富学生知识,提升文化素养;象州县寺村镇建设红色基地,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奋进豪情;兴宾区推行“阅读助村、文化润村、知识兴村”,助力乡村振兴……这些都切实发挥了文化作用,坚定了文化自信。 二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始终坚持党掌握文化领导权,总揽文化建设和发展全局,把各项方针政策、惠民举措宣传好、贯彻好,用心用情做成“文化点心”“文化大餐”,送入寻常百姓人家,引导广大干群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广西精心制作的《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以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了壮乡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三要坚守人民立场。文化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要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工作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展现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生活之美,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如,广西文艺“三下乡”小品《懒汉脱贫》,以幽默风趣的情节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鞭挞“等靠要”思想行为,阐明“扶贫必先扶志”,热遍大江南北,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以文铸魂”的目的。 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要科学把握时代的“变”与“不变”,在继承中发展、守正中出新,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一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相关职能单位和部门要履职尽责,在学术上迈开新步伐,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直面时代新境遇、解答时代新问题、应对现实新挑战,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体系,提高我国文化感召力。要充分挖掘和阐释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民族文化自觉性,如象州县对本地壮欢文化的研究就值得肯定。该县探索壮欢的渊源,阐发其理论,丰富其表现形式,与时俱进弘扬壮族优秀文化,推动民族文化融合,得到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在文化创新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和鼓励文化单位、机构和企业进入国家未禁止的文化产业领域;加大财税扶持力度,鼓励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另一方面,建立推动文化开放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文化产品享受出口退(免)税等政策,鼓励文化机构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创新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推介中华文化。 三是加强科技与文化融合,提升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利用AI技术和大数据,促进不同文化技术之间的融合,增强文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以多样化的崭新形式展现、传播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我市近年来全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现代新媒体科技,建设了多个高规格、现代化的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率先在全区实现文化场所行政村全覆盖,将来宾打造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样板。 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就要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一是加强思想淬炼。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始终把爱党爱国作为本分、作为职责。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理想信念,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二是加强政治历练。要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守底线、不碰红线、追求高线,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摈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不断提高文化方面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三是加强实践锻炼。要紧紧围绕“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在履行“三大定位”新使命、落实“五个扎实”新要求上持续发力,在贯彻“四个新”总要求、落实四个方面重要工作要求上狠下功夫。通过实践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业。 四是加强专业训练。要守初心、铸匠心,强化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掌握工作方法,熟知工作内容,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做好文化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干将猛将”。 (作者系第五届来宾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家库专家、中共象州县委党校决策咨询股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