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12月28日,地级来宾市正式挂牌成立,来宾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腾跃而起。
20年来,来宾的建设者们手足胼胝,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用双手把来宾打造成为八桂大地上冉冉升起的明珠。 20年后,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来宾重整行装,团结拼搏再出发。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20年艰辛探索,20年发奋图强。“人一之,我十之!”是来宾精神的缩影。曾记否,建市初期的来宾“拓荒牛”分散租住在居民家中,吃着泡面,满脑子想的全是如何改变来宾、发展来宾。而如今,“桂中水城”荡清波,“三江口”畔竞风流,千里沃野奏欢歌……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来宾,已成为甘蔗地上崛起的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实现了从农业地区到工业城市、从桂中旱片到魅力水城、从艰难起步到安居乐业的历史性转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20年披荆斩棘,20年栉风沐雨。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举全市之力坚定不移把“工业强市”作为主攻方向,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是建市之初的4.4倍,年均增长8.2%,来宾经济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2020年29.3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十二五”末的12.1%降至零。我们创新推行“项目工作20法”,全市上下形成四面出击找项目、跑项目、谈项目的工作局面,2012年-2022年累计新开工重大项目1178项,新开工重大项目数2022年较2012年增长413.7%;2012年-2022年累计实现竣工重大项目609项,竣工重大项目数2022年较2012年增长300%。我们深入推进广西“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勇抢先机,三江口新区建设风生水起;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持续排全国前列,水质优良率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福祉日益改善。20年来,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超1967亿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跑全区,全面完成医联体建设,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综合“三甲”,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99%,基本养老保险入库参保率达92.38%,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群众安全感、社会安全稳定动态连续多年稳居全区前列;我们着力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来宾人的自信和果敢,跑出了“来宾新速度”,塑造了“来宾新形象”。 20年岁月如歌,20年风华正茂。来宾建市20年的历史,是一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奋斗史,是一部乘风破浪、继往开来的创业史,是一部后发崛起、改天换地的发展史。如今的来宾,除拥有盘古文化之都、中国糖都、世界瑶都、“桂中水城宜居新都”等美誉外,还荣获全国长寿之乡、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中国观赏石之城等称号。回望建市20年的奋进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来宾发生的巨大变化、实现的跨越发展,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来宾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和秉承“崇尚实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心容天下,敢为人先,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建市20周年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重托、勇担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紧抓广西“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试点的机遇,全力打造新时代珠江—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广西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以桂中水陆联运区域物流枢纽基地为支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节点城市,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作出来宾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