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盛夏,泳池成了人们降温的好去处,许多家长更是喜欢带孩子到水上乐园戏水,但如果遇上泳池人多,或水质出现问题,会不会由此影响到大人和孩子的身体健康? 这个暑期,四川、湖南、云南、安徽等多地都曾传出有儿童在公共泳池或游泳馆游泳后感染腺病毒患病的消息。据专家介绍,腺病毒是一种病毒性病原体,经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泳池人口密集、环境潮湿且温度较高,非常适合病毒生存。人们在游泳过程中接触病毒,并经过揉眼睛、揉鼻子或接触口腔的动作,极易被感染。环境湿热、人员密集导致的疾病传播还有不少,如眼病、皮肤病、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患。让消费者既能享受清凉又不受健康威胁,不仅需要经营者提供安全、卫生的优良水质,还需要相关部门监督及消费者配合。 首先,保障泳者健康,泳池水质是基础,泳池管理者责任首当其冲。一些商家片面追求节约成本,任凭人满为患,不及时更换池水,或只加消毒剂了事,这无疑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这就要求商家担负起责任,取得经营资质,制定管理制度,采取“净水”自检手段及除污措施,严格执行标准、严守管理程序,时刻保持“一池净水”。 其次,卫生健康监督部门要履职尽责,加强监管,落实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和《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加强对泳池水质的常态化巡检、监督,坚持现场化抽样检测,并综合水温、pH值、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检测内容,对泳池水质科学分析,确保达标。 最后,消费者当成为水质净化和自我健康的维护者,比如要学会“一看二闻”的鉴别水质方法,履行好公民监督之责;在患病期间特别是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和传染性疾病时不入池,做到自重自律;提醒孩子不要将排泄物排入池中;养成游泳后清洗的习惯,以消除健康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