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时隔6年后制定的一份全新的行动指南。(8月22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从住院到普通门诊,进而拓展到门诊慢特病,便捷性不断增强。此次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出台《通知》,从破解医保结算政策不统一、业务流程不规范、业务协同不及时等问题入手,精准提出坚持政策优化集成、坚持管理统一规范、坚持业务协同高效和坚持服务精准便捷的具体举措,提高群众获得感。 好政策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各地要进一步依托线上服务渠道,提升跨区域业务协同处理能力,加快完善配套保障等,把相关工作抓紧抓实,形成推动跨省异地就医更便捷的合力。 大道至简,一路顺遂。异乡不愁医,看病不再难,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异地就业、居住的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异地就医需求多、需求急。对此,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简化手续,稳步提高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扩大统筹地区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面。 另一方面,要健全跨省异地就医的协作机制,让异地就业、居住的流动人口及时全面地获取最新政策。同时,要把异地就业、居住流动人口反映较集中的问题畅通地传递给相关部门,促进跨省异地就医高效便捷。 在符合政策的条件下,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患病群体的实际困难出发,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各地要因地制宜,简化办理流程,切实打通跨省异地就医“材料繁”“手续杂”等堵点。只有把这份“新指南”充分落实好、运用好,才能真正提升全国跨省流动人口就医可及性,让百姓异乡不愁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