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妇儿工委、市妇联和各级妇儿工委、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生活环境、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让广大妇女儿童普遍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印发《来宾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妇女儿童发展重点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市委、市政府还定期听取妇女儿童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员保障,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障。2011-2020年,市本级财政累计安排涉及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领域工作经费65.8亿元。 凝聚各方合力。市、县两级妇儿工委认真履行协调议事和监督检查职能,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儿童工作机制,并印发《成员单位实施<来宾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方案汇编》以及各成员单位职责和目标责任分解书等,明确各部门责任和指标任务。针对妇女儿童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走访成员单位,进一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原因、商议对策,群策群力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得益于各项工作的稳定推进,全市妇女儿童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明显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自2016年以来,一直保持在99.99%的高水平;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4.24%,远高于《规划》提出的“85%”目标。妇女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8.82%,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 ——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出台《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基础教育领域的性别差异基本消除,切实保障妇女接受教育权利。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迅速增加,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0年的43.02%上升到2020年的97.40%;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9%。 ——妇女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加强。2020年,市、县两级政府领导班子中,有女干部的班子比例达100%;女性广泛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全市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由2010年的30.4%增加到2020年的53.17%。将村级妇联组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照不低于3000元/年的标准给予划拨,为村级妇女儿童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市创建“妇女之家”882个、家长学校1039所、社区服务中心(站)336个、儿童中心(或儿童之家)909个;成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岗、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惜缘工作室,开通“12338”妇女维权专属热线,构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社会体系,严厉打击严重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妇女儿童权益的保障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