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刊讯 (记者 杨晓华 莫 岑 叶芳千 实习生 曾 敏 通讯员 刘 婷 黄舒婷 文/图) 春耕正当时,农田插秧忙。连日来,象州县2万多台农机具正开足马力,助力水稻全程机械化,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生产,全县近20万亩早稻预计4月底前完成种植。

机械化插秧效率高。 4月17日,在石龙镇马列村西大乌屯海纳水稻种植基地里,两台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忙碌,一行行嫩绿的秧苗整齐种进田里。 “基地有400多亩田,属于‘旱改水’项目,4月15日开始机械化插秧,目前已插秧200多亩。”象州县海纳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张耀科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石龙镇近年来高位推进“旱改水”项目,有效破解土地撂荒难题。“旱改水”项目改造出来的水田宽阔平坦、道路通达,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水稻规模化、精细化种植,为粮食安全生产上“双保险”,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近年来,“象州大米”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桂中粮仓”象州县更加重视粮食生产,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该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象州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韦在雄介绍说:“机械化插秧带来的实惠,已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有效解决传统插秧手段劳动强度大、插秧时节人工紧张等难题。通过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稻栽插效率和种植密度,使水稻生产朝着更加绿色节能、高效高产的方向发展。”目前全县近20万亩早稻已开始种植,预计4月底完成播种工作。 下一步,该局将紧盯水稻种植技术关和质量关,从水稻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全程为广大农户提供科学指导和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化农事服务管理能力,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