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忻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紧围绕工作重心,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成立人才驿站“柔性引才”,鼓励外出乡贤返乡干事创业,培养本土人才、提升人才队伍硬实力等方式,不断激发人才活力,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立人才驿站 提升振兴内动力 忻城县围绕急需紧缺领域和行业灵活引才,全力破解偏远地区“引才难”的瓶颈,制定《忻城县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把乡村振兴、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人才作为引才重点,完善保障制度,提高人才经济、政治、福利待遇。 开展人才工作“书记领航”行动,压实单位“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实用的人才引进机制,细化符合忻城实际的引才、留才政策,谋划高层次人才认定的办法以及待遇方案,集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到基层一线工作。摸清忻城籍人才底数,建立本地人才数据库,施行各县、乡(镇)干部联系在外优秀人才制度,以乡情为牵引,鼓励和动员忻城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置业。 2022年,全县共引进紧缺急需人才44名;围绕能力提升精心育才,实施优秀“土专家”选拔培养工程,11人入选市级第三批“土专家”;用足定点帮扶、粤桂协作等资源,选派4名“八桂之光”学员到广西大学等高校访学研修,选派5名党政领导干部、59名教育医疗人才赴茂名市对地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组织51名选调生(引进人才)到广东培训学习;开展“引进人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综合能力提升班”等培训班9期,培训各类人才605人次。 培养本土人才 激发乡村战斗力 3月28日,在忻城县红川广场,为期20天的职业技能培训班进行最后的成果验收。验收现场,学员们仔细回想上课时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试。 据了解,此次培训是忻城县2023年第十八期“八桂家政”劳务品牌职业技能培训班(中级养老护理员),共有26人参训。 近年来,忻城县依托实用人才技术培训基地,采取短期培训、跟班学习、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人才培训培养,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人才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才质量。 2023年,忻城县根据当地实际,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结合“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企业用工及本地特色产业需求,整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八桂家政”“八桂建工”等职业工种进行培训。尤其是鼓励困难家庭劳动者、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参加培训,帮助参训劳动力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以促进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期、培训959人(含脱贫劳动力629人)。 做好后勤保障 增强队伍硬实力 为让优秀人才能够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忻城县通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优化保障体系,在住房、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细服务。 去年7月,朱奥轩从江西宜春老家来到800多公里外的忻城,从稚嫩年轻人成长为青年骨干。她说:“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是来到这不管是生活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补贴,每到节假日同事和领导都会聚在一起过,就像在忻城有了第二个家的感觉。希望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忻城、建设忻城。” 据了解,忻城县通过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扩建人才公寓,在原有的基础上计划再建10栋共1200套住房,不断完善人才公寓娱乐、休闲、运动等配套设施;规范人才公寓管理,建立健全房源分配使用、统一管理服务机制,保证引进人才“拎包入住”。探索人才“一站式”服务机制,协调编办、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等部门,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依托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共享最新资讯,了解人才所求,解决人才所需。用活编制“周转池”,对已经满编却又急需专业人才的单位补充“流动编制”,用于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动态紧缺急需人才库,优先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利用专门的编制特设岗位,打破岗位设置限制,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晋升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