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空调,要加钱!”近期,一张网约车内的图片在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炎炎夏日,乘客因空调与司机发生争执的事件屡见报端。争执的背后,既有乘客汗流浃背的不适,又有网约车司机的无奈。(7月31日中国新闻网)
高温酷暑天气,乘车不开空调确实让人难以忍受。在此情形下,网约车司机提出“开空调加钱”,大多数乘客为了凉快不得不接受,但也引发不少纠纷。笔者认为,网约车服务费用较低并不是开空调加钱的理由,此加价行为于法无据,相当于变相涨价,应当予以纠正,保障广大乘客的合法利益。 近期油价上涨幅度较大,燃油网约车成本增大是不争的事实。有网约车司机测算,开空调相较不开空调,每百公里需多花10多元钱。于是,一些司机以此作为开空调加钱的理由,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乘客。然而,乘客作为消费者,支付网约车载客运营的服务费用应当包含开空调的费用,开空调加钱无异于趁热“打劫”,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不可否认,网约车运营的服务费用相对巡游出租车较低,这种价格优势也是乘客搭网约车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约车如果因开空调导致成本增加,继而提高服务费用,那么其在市场上也就失去了优势和竞争力。利用较低的服务费用吸引乘客,待乘客上车后又提出开空调加钱,存在消费欺诈的嫌疑。 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规定,驾驶员应根据乘客意愿升降车窗玻璃及使用空调、音响、视频等服务设备。作为网约车行业标准参考重要依据之一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也针对这一方面提出要求:网约车的运营服务应符合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的行业标准。也就是说,空调是机动车的基本配置,乘客支付了载客运输的服务费用,理应享受车辆的所有功能和服务。网约车司机要求乘客单独支付空调费用,显然于法无据,没有任何合同依据和法律依据。 对于网约车开空调加钱的错误做法,必须予以纠正和整治。一方面,价格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督,公示网约车服务收费标准,严禁临时加价或乱涨价行为。对屡教不改的司机,可取消其网约车运营资格,倒逼网约车司机严格遵守收费标准。另一方面,乘客若遇到类似乱涨价行为,除拒绝支付不合理费用外,还可以向网约车平台投诉反映。平台核实情况后,应按照服务承诺及内部制度给予处理。此外,遭遇不合理收费,乘客也可以向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营运平台。如此双管齐下,才能避免给网约车趁热“打劫”的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