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8月14日开往北京的一列高铁上,一名儿童因吵闹声音过大、持续时间长,被同车一些旅客劝说制止。对此,孩子家长竟说出“我的孩子我管不好,我控制不了他”“嫌吵你们坐高级的去”,诸如此类话语。事后,有网友建议在高铁上设置一个专属孩子的“非静音车厢”,以解决乘客之间的矛盾。经认真分析,笔者认为此建议值得商榷。 高铁既是一项现代交通工具,也是流动式、封闭式的特殊公共场所。由于车厢内部空间较为狭窄,人们置身其中,都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安静、舒适、惬意的乘坐环境。如果为了避免“熊孩子”干扰,而在高铁上专门设置“儿童车厢”,此做法弊多利少,理由有三。 一是导致高铁乘坐资源配置不合理。事实上,在公共场所大声吵闹的“熊孩子”只是极少数,而高铁空间资源相对有限,单独为极少数儿童设置一个车厢,既不合理也不公平。二是增加高铁运营管理成本。如果设置“儿童车厢”,其隔音技术、内部设施及乘务管理、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标准就与其他车厢不一致,这样的“双重标准”,不仅执行起来难度大,还增加高铁运营管理成本。三是会形成一种误导。“儿童车厢”会让一些“熊孩子”误以为自己任性有理,不利于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气,影响日后的健康成长。 话说回来,作为家长,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吵到其他旅客时,不应采取“甩锅”的消极态度,而应诚心致歉,尽到管教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想方设法引导孩子遵守公共秩序,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据报道,日前黑龙江哈尔滨的宫女士带孩子乘坐高铁时,给宝宝一包纸巾,让她从上车开始擦车厢,结果孩子不仅全程安静,还给车厢做了一次小清洁。笔者认为,这才是标本兼治的有效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