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汝州市民在云禅湖水域发现长达七八十厘米的长嘴“怪鱼”,当地抽水抓捕“怪鱼”的现场直播引发大量网友关注。据河南省汝州市城市公园管理方消息,两条“怪鱼”已于8月27日零时被捕获,经确认系外来物种鳄雀鳝。(8月27日中国经济网)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其生性凶猛,能对其他鱼类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鳄雀鳝作为一种观赏鱼类被引进中国。因其生长速度快,群众养殖困难,往往会被肆意放生。不仅汝州,近期山东、湖南、云南、江苏等地的一些人工湖、河流等都出现鳄雀鳝的报告。 鳄雀鳝作为外来物种,因为没有天敌,其繁衍速度之快,严重威胁当地水生生态,且其内脏和鱼卵有剧毒,误食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食物短缺时,鳄雀鳝甚至会攻击人类,其危害不言而喻。虽然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对鳄雀鳝这类外来物种的放生行为进行过宣传,但成效并不明显。说到底,还是对肆意放生行为缺乏有效预防和惩治机制。 放生本是一种善意行为,但如果起不到向善的效果,后果就是“杀生”。以鳄雀鳝来说,一些人养大后觉得没有观赏价值,便就近在家附近的水域放生,这种行为不仅自私,且更显无知。因此,不能贪图一时方便或所谓的善念,将其他物种和本地生态置于危险之中。 避免这种行为,必须强化预防机制。对于地方和相关管理部门而言,首先要及时掌握放生情况,对于居民周边的水域,要综合运用影像等多种手段强化巡查,发现野蛮放生行为要及时制止。其次明确补偿机制,对于随意放生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处理成本,应对相关放生人员进行处罚,只有加大野蛮放生行为的成本,才能真正杜绝此类行为。最后,加大宣传野蛮放生的危害,倡议文明放生。 放生不能变成“杀生”,制止野蛮放生行为,共同守好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