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的倡议者之一中国文联,历来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每一次文代会他们都不曾缺席。在今天,习总书记继承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传统,十分关心文联工作,在中国文联十届、中国作协九届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再次明确文联的性质和职责,为文联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文联,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简称,是决定一个地方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部门。人们一般都认为文联是搞文艺的,并不知道其性质、意义和价值。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届、中国作协九届会议上指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方面肩负重要职责。”“桥梁纽带”就是把社会各阶层的文艺从业者和爱好者,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团结起来,让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他们当中得以贯彻落实,让党委和政府了解他们的活动状况及愿望要求,让他们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从而促进文艺的繁荣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明确文联是群团组织,主席是服务型的管理者,并非等同党政机关的领导,其履职行为是“团结、联络、服务”,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疏通他们深入生活和从事创作的障碍,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文艺生态环境,孵化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文联服务应遵循习总书记的要求,改变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不断增强组织活力。这是做好桥梁纽带的根本保证。 做好“桥梁纽带”,增强组织活力,团结是前提。文联常被喻为文艺之家。家和万事才兴,文联需要摸索出一个有别于行政机关、独具“文艺联合会”特色的工作思路,让“家”和谐,佳作频出。我认为应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 一是文艺门类之间的关系。文联是由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学、电影、电视及文艺理论从业者、爱好者所组成的联合体。各门类间既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既各有规律,又有共同追求。我们可以利用好各类艺术创作离不开的“文学”为纽带,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增进相互了解,使其共同为繁荣文艺而努力。如政府主抓的戏剧艺术,就是以文学为基础,综合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形式的综合体。睿智的管理者都懂得,戏剧是艺术工作的“牛鼻子”,以“剧”为纲,带动各门类艺术全面发展,增强文艺家的凝聚力。文联主席必须“一碗水端平”,既抓重点又全面关照,合理地将发表、出版、展演、推介等机会用于精品生产,不宜一股脑投入到自己偏好的某个门类上,厚此薄彼,造成文艺失调。 二是文联与政府文化部门的关系。文联团结和服务对象是文艺从业者和爱好者。以文艺为业的从业者,代表一个地方的最高文艺水准,是文艺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是由政府文化部门领导,积淀了相对专业的丰富经验,具有一定影响力。虽然文联是由党委宣传部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联和政府文化部门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张皮”。只有同舟共济,提升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文艺发展。其实,我国文联的历史,早有成功经验:文联的领导班子中应有政府文化部门主管艺术的领导干部兼任文联副职,文艺从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兼任文联相应职务,便于充分调动文艺从业者的力量,增强与广大文艺爱好者的联系,准确体现总书记要求的文联应是“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 三是文艺评论与文联工作的关系。文艺评论是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文联做好桥梁纽带、增强组织活力的重要工具。党的文艺方针要靠文艺评论去宣传贯彻;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要靠文艺评论去引导;文艺人才的培养,要靠文艺评论去加强。有关文艺的一切问题,文艺评论都有用武之地。如关于文艺作品的正能量,常见创作者为作品好“过关”,把概念说教融入作品之中,从而出现大量概念化、公式化作品。文艺评论就应对此发声,宣传文艺作品的正能量是靠创造艺术形象来传递的。它与理论教科书靠概念说教不同。即便个别领导干部出现违反文艺规律的误解误判,文联主席应责无旁贷地解释澄清,不宜默认或赞同,造成误导,影响“让形象说话”的优秀作品产生。创作和评论是文艺繁荣的双翼,应给文艺评论提供平台。除了举办文艺讲座、研讨会外,文联的刊物也要有足够的篇幅发表评论文章,而不宜只发表文学作品。 文联主席自觉增强党性原则和提升业务能力,是要做好“桥梁纽带”的关键。我们不要求文联主席都是经验丰富的文艺行家,但希望他有为文艺家服务的能力。党要求我们干一行、爱一行,文艺事业是党和国家肌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联主席应把这“一部分”管好、做好,增强党性原则,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文艺从业者和爱好者应读懂文联,深爱文艺,不照搬行政机关管理方法,尽早走出机关化、行政化。不被“有权即有理”的观念影响,养成“闻过则喜、乐取于人”的内涵,如果“不耻下问”难做,至少应自我学习,向上请教。(作者系原柳州地区文联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