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为美,以廉为荣。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清廉国企建设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将清廉国企建设作为国资国企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多措并举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擦亮清廉底色。 聚焦“四个强化” 推动国资监督有“四度” 近年来,我市清廉国企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以保值增值为目标,以国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为主线,以廉洁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强化联合监督、强化环节监督、强化“四种形态”运用——“四个强化”,保障清廉国企建设向纵深推进。 强化队伍建设,锻造监督铁军有硬度。组织国资国企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参加执纪执法能力提升、办案安全工作、纪检监察宣传等专题培训班,选派4名纪检专职人员到市纪委跟班学习,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市直属国有企业通过优化调整内设机构职能,新增纪检室8个、纪检专职人员19人,探索成立了监察专员办公室,纪检监督“探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强化联合监督,构建监督格局有广度。制定出台《纪律检查委员会优化审计结果与纪检监察工作衔接办法》等制度,联合企业审计风控、人力资源、法务财务、工程技术及预算合同等职能部门开展监督检查6次,建立监督台账12条,不断增强监督合力;统筹建设来宾市国资在线监管平台,将实现对出资企业“三重一大”事项、财务收支、对外借款担保等涉及国有资产权益的实时在线监管。 强化环节监督,规范项目管理有尺度。聚焦会议决策、项目过程、项目竣工等环节的监督,规范项目有序开展。在项目施工监督方面,创新“嵌入式”监督,把监督嵌入到具体业务中;完工后廉政评议机制方面,召开了“三方”提醒谈话会18次; 重新编印《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规定》《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工程施工项目现场代表管理制度》等文件,从制度上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严控设计变更、现场施工不符合规范等问题。 强化“四种形态”运用,保障监督执纪有力度。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修订完善“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可追溯等制度190余条,通过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障清廉国企建设向纵深推进,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规范国有资产处置 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 国有资产处置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规范国有资产处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推动清廉国企建设。 广西来宾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开展资产核查全面摸清家底,扎实推进资产处置工作。截至今年3月,来宾国投集团通过线上线下实现资产处置销售收入7308.55万元。 来宾农投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通过出租、入股经营、改制、混改等措施,最大限度盘活国有资产,解决国有资产闲置低效问题,增加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截至今年3月底,来宾农投集团资产规模由成立之初的3.62亿元增长到12.27亿元,增长超过3倍。 这只是我市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一个缩影。 落实“六个专项” 推动清廉国企建设 4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直属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提出,将以市直属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以巡察整改为引擎,全面落实红色引擎、规范决策主体、现代企业制度“回头看”、历史问题整改、国资国企监管能力提升、国企队伍建设提升——“六个专项”行动,将清廉国企建设融入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全过程,助力企业凝心聚力。 通过出台《来宾市国资国企转型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对业务同质化严重、主业不突出、经营性业务分散等历史遗留问题给予解决回应,明确企业功能定位。 来宾国投集团将业务板块从7个优化至5个,较好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开展“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内设部门控制在10个以内,管理人员不得超过总部内设机关总人数的20%,厘清总部与所属企业权责边界,制定完善总部授权放权事项清单,切实解决总部错位越位、管得过多过细等问题。 “历史问题整改”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厘清主责主业,不断增强国企发展动力。 此外,还通过开展“红色引擎”专项行动、“国资国企监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等,加强政治建设和监督管理,不断优化国企政治环境,全面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一个个措施、一项项行动,彰显了我市扎实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信心与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