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办好党校现场教学也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要充分发挥党校在调查研究中的理论优势,不断提高党校办学质量。 以2023年合山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为例。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该培训班于今年5月10日下午组织学员赴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分为两个专题:一是赴金秀工业园区(桐木园区)开展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专题调研;二是赴金秀镇六段村瑶韵茶业核心示范区开展农业示范园打造专题调研。两个专题的主题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产业基础,切实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金秀桐木园区开展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专题调研现场教学时,教员从县域概况、指导思想、园区规模、产业布局、经济效益、发展策略、面临困难、问题思考等八个方面对金秀工业园区作了全面、简要的介绍。在讲解中,围绕““山上种药,山中康养,山下制药”的发展思路阐释瑶医药产业的发展策略,突出瑶医药产业在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地位,为广大学员开展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专题调研提供生动案例。同时,还简要分析了瑶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如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紧缺等困难,提出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之下,金秀、合山两县市如何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程这一共性问题,有益于拓展学员视野,增强问题导向意识,深化现场调研主题思想。 关于开展农业示范园打造专题调研现场教学活动,这是涉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是欠发达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示范区由来、人文地理、气候条件、主要产品、生产模式、生产规模、经济效益、融合发展、面临问题和拓展思维等十方面展开讲解,总结归纳金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经验做法,即在战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在执行政策上,坚持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经营规模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多种经营,系统打造;在实践中,紧紧依托“旅游+”模式,以特色农业生产资源(如茶叶)开发为基础,全力支持农户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养生长寿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这是六段村瑶韵茶业核心示范区开发建设的成果,也是金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重要经验,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现场教学是党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教学最突出特点是深入实际,亲临其境,解剖麻雀,探索规律,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从整个教学进程判断,本次现场教学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脉问诊,梳理问题、排查难题,探索解题方案,实现了现场教学与调查研究的高度融合。主要有四个方面启示: 启示一:在现场教学中必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导向,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是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就是带领广大学员深入实际,通过现场生动鲜活的事例、典型的案例和详实的资料来组织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主题,使学员有所感触,有所感悟,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现场教学绝非是走一走、看一看那么简单,它同样需要讲解员建立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加强对现场教学中涉及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现场事例、案例和资料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既要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又要讲清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不足,让现场教学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启示二:在现场教学中必须强化学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学员能力培养是党校开展教育培训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能力培养目标是“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具有斗争精神,善于分析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全面增强工作本领,具备胜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场教学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在本次现场教学活动中,突出两条调查研究主线:一是教员加强对现场教学点的深入调研,发掘其中的亮点、特色及成功经验;二是强化学员问题导向意识,引导学员以调查研究的态度参与现场教学活动。通过现场教学活动,使教员的讲解、导入与学员耳闻目睹所产生感悟体验实现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启示三:在现场教学中要注重构建系统、科学的数据统计体系。现场教学本身就是直观教学活动,而科学系统的数据统计则是直观教学中最现实的表现形式。以六段村瑶韵茶业核心示范区为例,本次现场教学对示范区内的产业创新规模、产业融合概况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的主要数据皆有统计。不过,示范区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统计数据仍须进一步科学完善。作为农业示范区,不仅要在生产模式、生产规模上起到带头作用,更应该在经济效益上产生定海神针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把企业的运行状况、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状况和普通农户家庭产业发展状况纳入调查研究的范围并加以统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其实六段茶业交易量较大,还间接带动了香菇、木耳等特色产品的销售额,这笔“经济账”我们一定要认真、系统、科学统计,将它视为展示金秀农业经济运行、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启示四:在现场教学中要重视讲解员与学员互动交流环节。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学员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直观感受改革开放成果,激发学员探索求知欲望。现场教学最大的忌违是走马观花,似乎面面俱到,实际是一无所获。这时候,发挥好讲解员的“讲”和“解”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讲”就是平铺直叙、简明扼要,把基本情况讲清楚;“解”就是解答疑惑、解决问题,把学员心中的问题解释清楚。按照教学活动规律,“讲”只是把事物表象说明而已,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解”则是把事物的内在联系厘清,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现场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讲解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讲解员应该提前预设思考问题,或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发现问题。通过现场解答,共同探讨,解决疑惑,深化主题。 现场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的性、目标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办好党校现场教学的前提条件。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实施现场教学过程中,教员事先必须做足做好现场教学点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把握现场教学点所蕴涵的基本做法、成功经验及未来发展空间方向,精心策划、选择、安排教学,组织活动,力争现场教学办得生动活泼、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作者系第五届来宾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家库专家、中共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员会党校科研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