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建市以来,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一批惠民水利项目建设,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水利事业逐步焕发生机,极大推动了合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兴修农田水利促进农业增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合山市农田水利基本是土渠,已建的水利基础设施如溯河电灌站、溯河干渠、水库等,因年久失修,老化、崩塌、渗漏现象严重,甚至有部分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当时,合山市3.57万亩农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溯河电灌站,水源则来自于合山市火电厂30万发电机组冷却尾水。”合山市水利局灌区管理站工作人员陈东在溯河电灌站工作了28年,回顾过去仍历历在目。他说,“因为电管站建于1967年1月,所以老一辈人都把它叫作‘671’水利,至今仍是最重要的灌溉渠道。” “十三五”以来,合山市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抓手,狠抓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同时,大力推进农田水利管理改革,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提升,合山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目前,合山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5以上,灌溉保证率86%;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3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8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1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1万亩。 “河湖库渠”联通提高综合效益 在岭南镇溯河村,一条磅礴大气的水渠分外惹眼,这是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合山段)的一段。项目建成后,将惠及合山岭南、北泗、河里3个镇的18个行政村,涉及灌溉面积约4.93万亩。 “待桂中治旱工程北干渠一标上雷泵站建成使用后,将连通桂中治旱水系和合山市水系。届时,灌溉多余的水会排入合山市各连通水库中蓄起,在汛期达到防洪蓄水的作用,在旱期可用于农田作物用水灌溉,缓解旱情灾害。”合山市水利局局长覃小春介绍。 今年以来,合山市以充分利用和发挥桂中治旱工程的综合效益为中心,一手抓水源保障,加强现有河、库、泵站等水利工程与桂中治旱主干渠的衔接和联通;一手抓加快实施田间工程,优化农业生产发展,努力实现“桂中治旱+河渠湖库联通”和“桂中治旱+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叠加效应。 如今,各乡镇、村屯田间地头新修的水利渠道多了,一条条或横或纵的水渠交错其间,让当地农民十分开心。“上半年,我们村的农田水利渠已经竣工,就等通水了。”河里镇甘林村委副主任韦邹靖说,水渠通水后将解决1000亩水田的灌溉用水问题,为农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水利功能拓展城市面貌焕新 蜿蜒水渠、休闲步道、芳草萋萋、绿树掩映……沐浴阳光微风,人们三五成群地漫步其中。合山市溯河水轮泵站工程项目将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景观有机融合,既发挥工程防洪、净水、灌溉、观景等综合效益,又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水利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合山市规划建设了1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长达51.25公里,进一步解决辖区内中小河流防洪排涝能力低、洪水易泛滥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基础水利工程在优化城市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方面综合作用,因地制宜打造水利枢纽,进一步拓展水利工程功能,打造了一批综合性水利工程风景区。 如今,合山市基本形成了防洪排涝、引水灌溉、河渠配套相结合且较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建设“富、强、美”工业旅游园林城市注入了“源头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