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武宣片区朗村灌片施工现场。
3月21日,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武宣片区朗村灌片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鸣、土石运输车往来穿梭、水泥搅拌机正在倒出水泥,施工人员忙碌不停,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这是一个武宣人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利民工程。“我家种有50亩甘蔗,以前最怕天旱缺水,现在国家修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二塘镇朗村村民陈开华开心地说。 据了解,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是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配套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共划分上游区 (来宾市)、浔江北岸区(桂平、平南)和浔江南岸区(桂平)三大区。其中,上游区位于大藤峡库区,包括兴宾区的杨村灌片、武宣县的朗村灌片和龙从灌片3个万亩灌片,设计灌溉面积22.2万亩。工程建设包含骨干工程和非骨干工程(分支渠)两部分,工程建设骨干渠(管)道共98条,总长637.29千米,其中干渠(管)42条共371.41千米,支渠(管)56条共265.88千米;建设各类建筑物4092座,其中提水泵站13座,总装机12276kW。 据施工方广西建工集团海河水利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陆润泉介绍,该项目于去年8月28日开工,预计2026年11月9日竣工,目前项目施工的部位主要是朗村一级干渠,以及二级干渠、三级干渠的混凝土衬砌施工。项目现场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中,先后投入施工作业人员120人、挖机18台、运输车20余辆,累计完成旧渠道改造、混凝土衬砌5千米,完成投资额3000万元。按施工计划,项目将在今年7月底建成一级干渠,实现供水灌溉的经济效益。 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的建设,将改善武宣灌区灌溉面积2.9万亩,新增及恢复灌溉面积16.6万亩,有效解决黔江以南武宣镇、桐岭镇、禄新镇、思灵镇、二塘镇的粮食和糖料蔗等主导产业的灌溉问题,对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推进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武宣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祖展表示,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下六甲灌区两个灌区工程的建设,对武宣农业产业来说是百年一遇的难得机会。根据来宾市“五千九百”工程,武宣两个灌区农业产业将按照“抓牢一根甘蔗、打造两个现代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设施渔业”进行规划和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灌溉供水效益和区域水资源配置作用,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糖料蔗、粮食作物、设施渔业等产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助力农村发展、产业兴旺、农民增收,预计年可新增产值4.34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