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大乐镇集体经济大棚果蔬产业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6月29日,记者一行走进象州县大乐镇六回村委石朋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看到许多单位组织党员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聆听革命故事、上“微党课”,一支支队伍有序接受红色革命主题教育。 据大乐镇党委书记覃志宁介绍,石朋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由大乐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并发动党员先锋队、人大代表队带头组织村民和引导乡贤力量捐款建设,总计收到捐款和资金600多万元。同时,当地人大代表主动无偿出让土地、村民让出自家房子墙面进行风貌改造,最终建成投用。 从深入挖掘到精心打造,石朋村已成为象州县乃至来宾市的红色教育基地。走进石朋村,各类红色元素格外抢眼:烈日下,红色文化广场上的党旗雕塑分外鲜红,剿匪雕塑群令人震撼;走进韦章平、黎升平故居,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旧物,都让大家感受到革命先辈不怕艰苦、不畏牺牲、廉洁奉公的精神;在红色长廊里,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 覃志宁表示:“大乐镇紧紧抓住红色文化、乡村风貌、农业产业‘三驾马车’,打造‘三条党建+乡村振兴示范带’。”近年来,大乐镇党委按照“屯屯达标、村村建强”思路,以“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工作为契机,以全面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围绕各村特征开展土地整治、产业发展,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着力打造“一村一品”,让如今的六回村旧貌换新颜。 “村子环境比之前好了很多,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我住得很舒服。”村民黎武全开心地说道。 此外,六回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全面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村民投工投劳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和创建红色文化民族村等工作,村容村貌变得靓丽清新。 记者来到红色教育基地不远处的果蔬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茄子、西红柿。六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黄照军介绍,通过党建引领和政策引导,该村建成了76个新型标准规范化蔬菜大棚,大力发展果蔬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大棚果蔬产业至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收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黄照军表示,未来将继续打造石朋屯红色教育基地和乡贤文化,并积极选树典型、树立模范,构建和谐文明村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