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宾区紧盯教育劝返、拦截劝阻、列管列控、专案打击和自主摸排五个关键维度,持续拧紧“四个链条”,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扎实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 拧紧“保障链”,强化后勤保障。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兴宾区党政“一把手”任总指挥长的“双指挥长”领导小组、区四家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的反诈工作指挥部,并落实反诈工作经费。强化专业力量,落实五级挂点干部包干劝返责任制,组织区级部门、乡(镇)、村委、村屯五级挂点干部和包村民警,进村入户开展“敲门行动”,做好家属教育劝返工作。强化信息摸排研判,针对滞留境外重点人员名下仍在使用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依法进行冻结。 拧紧“打击链”,强化止损攻坚。聚焦“疑难杂症”,着眼外围尽力核减,积极获取云南边境城市的支持。由市联席办召集人带队,区联席办陪同到云南边境城市对接,积极解救境外被禁困人员。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民警到“510”核减工作组工作,力争多与缅北核减组沟通,推动兴宾区滞留缅北重点人员的核减工作及对边境拦截人数的上报核减工作。主动与上级联席办核减工作组相关人员对接沟通,第一时间获取重要信息,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帮助。为滞留境外无护照重点人员提供指导,协助其顺利回国。开展“断卡”行动开展集中打击,精心安排部署,细化行动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凝聚工作合力,统筹深入推进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接收上级下发部推“两卡”线索143条,已打击97条,打击率67.83%。 拧紧“防范链”,强化宣传预警。线上宣传广传播,通过“平安兴宾”微信公众号、抖音积极推送反诈预警、“书记喊话”宣传视频等信息,组织镇、村、屯三级干部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广泛转发,有效增强群众反诈防诈“免疫力”;线下宣传全覆盖,在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家门口、村活动中心、商店、村屯主干道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通告,形成劝返压力。通过进社区、进村屯、进家里,与家属“零距离”接触,落实集中宣传、定点宣传、流动宣传、入户点对点精准宣传。同时以案释法、以案警示,各级领导班子、派出所、各挂点工作组多次入户对滞留境外涉诈人员家属进行劝逼返,逐户播放电诈警示教育片,邀请涉诈人员及亲属现身说法,讲述境外从事电诈人员违法犯罪行为对家人造成的影响及危害。 拧紧“奖惩链”,激励担当作为。实行“每月一排名一通报”,根据“红黑榜”有针对性地表扬、奖励、通报约谈。将“清明攻坚月”方案期内成功劝返的滞留境外重点人员31人,予以每人两万元的劝返专项工作经费,合计拨款总额62万元并落实到位。对攻坚期间取得突出劝返成效,完成和超额完成劝返任务的6个乡镇授予“反电诈先进集体”称号,对劝返工作表现突出的12名个人授予“反电诈先进个人”称号。与此同时,对反电诈工作滞后,没有完成任务的多个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对4月21日至5月12日期间大胆实施各种有效方法,成功劝返滞留境外重点人员的凤凰镇等5个乡镇给予通报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