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办坚持“党建+业务”工作思路,以“找差距、促提升,防风险、守底线”专题行动为主要抓手,创新干部“选、育、管、用”机制,强化干部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系统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有效推进办文办会办事大提速、服务保障大提质、工作成效大提高。
注重学习 坚定政治信仰 市委办坚持加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学习,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一方面,市委办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年轻干部培养教育的必修课,确保在谋划工作、筹办活动、起草文稿、审核材料、信息报送等工作上符合“两个维护”的第一要求。 另一方面,市委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政治任务,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述,带头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年轻干部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同时,着力加强年轻干部对党忠诚教育和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政治上绝对忠诚、组织上坚决服从、行动上遵规守纪。 注重引领 铸造政治品格 市委办坚持党建引领,以“绝对忠诚、干净廉洁、担当奉献”作为基本要求,筑牢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根基。 强化党的领导,以专题行动推进干部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去年以来,组织开展“找差距、促提升,防风险、守底线”专题行动,围绕党办“三办”“三服务”工作,研究形成清单85份、工作流程35份、模版范例43份,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理、考核评价和服务保障体系,让干部职工明晰“往哪干、干什么、怎么干”。 强化“党建+业务”机制落实,以系列谈话教育淬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品质。紧扣重点、热点、难点和民生问题,通过“党建+服务保障”“党建+攻坚克难”“党建+推动落实”3项工作机制为抓手,组织开展班子领导与青年干部谈、纪检监察组组长与班子成员和重要岗位人员谈,以及班子成员上党课、干部职工“每月一讲”等系列活动,不断淬炼年轻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品质。 注重导向 提升能力素质 市委办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地教育监管,多平台多方式培养锤炼年轻干部。 构建“培育链”。聚焦年轻干部培养不系统问题,出台干部考核评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措施、人事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措施,构建年轻干部有序“培育链”。还对新进干部和年轻干部,建立科长与科室同事的“业务师傅”+人教科的“量体规划和评估使用”跟进培养机制,传承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有计划有方向地进行系统培养。 打造“充电桩”。聚焦年轻干部培养不精准问题,采取集中脱产、分级分类、线上线下并行等措施,按层级岗位分类系统精准培训,给年轻干部量身定制“充电桩”,促使干部学用结合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 铺设“快车道”。聚焦年轻干部培养不及时问题,对干部激励、工作统筹、流程运转、审核把关等环节进行优化,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要求带动年轻干部快速成长,着力培养严谨高效、规范细致的工作骨干和业务能手。 设置“红绿灯”。聚焦年轻干部培养不过硬问题,组织开展岗位职责风险排查,就存在的风险逐项制定落实防控措施,督促年轻干部划好“红线”,助年轻干部行稳致远。同时,按照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实践需要,有意图地安排到相关科室重要岗位轮岗铸造,或选派参与全市重大工作、重点任务一线锻炼,为年轻干部开设成长的“绿色通道”,将严管、厚爱要求落到实处,推进“三服务”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注重考核 落实培养选拔 市委办坚持把考核工作作为培养选拔学干兼优年轻干部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 坚持“凡进必考、凡提必考”育“佳骊”。通过落实“凡进必考、凡提必考”原则要求,形成“比学习提升、比担当奉献、比作风形象”的良性竞争,努力把优秀年轻干部选识出来、培养好来。特别是通过开展“找差距、促提升,防风险、守底线”专题行动,激发干部破题解难潜力,加强干部行动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力促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成才。 坚持跟进考察识“骏马”。激励年轻干部深入“急难险重”一线锻造成长,2021年至今已选派8名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重大任务一线挂任职锻炼,并对在一线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予以提拔晋升,推动形成一流的工作作风。 坚持“三考”结合选“良驹”。通过“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形式,制定差异化、多维度考核指标,在评先评优、培养使用上奖优罚劣,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一年多来,已将22名优秀年轻干部纳入人才库进行分梯队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