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税务总局来宾市兴宾区税务局纳税服务厅设置银税互动专区,便于向企业、群众解读税收政策。 
来宾税务人员向纳税人宣传推广“税捷e贷”APP,助企业以“信”换“贷”。 
来宾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到维林市场等地,向经营者发放《来宾文明10条》等宣传资料,倡导诚信经营。 
2022年来宾市“银税互动”工作推进会暨政企金对接会上,有关部门为纳税信用5A级企业授牌。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守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考”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来宾市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奋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以“信用力量”强健经济“毛细血管”,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放眼望去,农贸市场里,“诚信经营”的标语抬头可见;线上线下平台,信用“红黑榜”比比皆是;企业和经营户眼中,信用记录堪比“真金白银”……随着“创城”工作的不断深入,来宾的“信用名片”越擦越亮。 以规矩之尺 立诚信之本 《中庸》写道:“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 2021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来宾市各级各部门随即开展深入学习,在吸收各地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实际、因城施策,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诚信建设路径,奋力打造“诚信来宾”品牌。 根据各级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失信行为认定、记录、归集、共享、公开、惩戒和信用修复等相关行政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性文件,来宾市进一步制定详细的指导意见,将诚信体系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诚信“立规矩”,为文明“画方圆”。 今年5月,新版《来宾文明10条》发布,将“文明经商,不乱摆乱卖,不占道经营,诚信友善对待顾客”列入范畴,进一步规范市民行为。 此前,占道经营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以问题为导向、责任为引领、发展为目的,按照《来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任务(集贸市场)》《来宾文明10条》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工作清单,扎实开展集贸市场文明诚信经营建设活动,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同时,强化落实市场开办方、市场主体、物业管理等工作责任,反复上门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诚信经营理念,着力营造“诚信经营我先行、创文明城市我参与、明码标价我主动、食品安全我做到”的依法守信良好氛围。针对拒不执行的经营者,采取惩罚与教育结合的方式,守住诚信经营的底线。 借信用修复 助企业发展 信用是文明的标尺,更是发展的引擎。来宾市将诚信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跑出了优环境、促发展的“加速度”。 “非常感谢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指导帮助,让我们不再‘榜上有名’,现在又可以大展拳脚了。”6月20日,金秀瑶族自治县一企业负责人黎先生感激地说道。原来,因忘记公示企业年报,该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发展受到影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深入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及时移出“黑名单”,消除负面影响,让企业安心生产。 合山市一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吴先生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他说:“因疫情影响,公司很久没有经营,所以没有及时进行年报公示,被列入失信企业名单,想申请贷款都很困难。”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启动“部门发现、企业响应、专员服务”联动工作模式,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突破发展瓶颈。目前企业已正常投入生产经营,并享受到减税降费、增贷款等多项惠企政策,发展势头良好。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来宾市制定完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申请信用修复提交材料规范》,明确信用修复条件和修复流程,帮助企业消除信用“污点”,实现长远安全发展。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多渠道提升信用修复知晓率,建立联动模式,发现企业有未修复的行政处罚信息,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服务,帮助失信市场主体纠正失信行为、修复自身信用,及时受理企业提出的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申请,为企业减负。 今年以来,来宾市市场主体从经营异常名录移出3489户次,从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移出20户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与此同时,来宾市在各类市场主体中广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通过进企业、进会议、进资料和上微信、上展板、上横幅的“三进三上”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诚信守诺理念。2019年至今,全市共有126家企业获“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荣誉称号,并在行业诚信经营建设、公平竞争中起到标杆引领作用,将“诚信招牌”内化成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护航不护短 惩戒建诚信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信息共享是基础、信息公示是手段、信用监管是核心。在奋力建设“诚信来宾”过程中,坚持护航不护短、惩戒建诚信和“治病救人”的方针,进一步完善诚信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引导形成社会共治局面。 2021年11月,象州县的黎某某因长期欠款不还,被债主告上法庭,双方达成协议后,黎某某仍未在期限内履行生效协议。今年5月,债主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拘传黎某某,向其讲解法律法规及失信的严重后果。在法律的震慑下,黎某某如实报告自己的财产情况,同时积极筹钱还款,最终解决了债务问题。 当前,债务人欠债不还、不守信用、逃废债务、规避执行已成为一种社会“顽疾”,尤其是法院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一些债务人不仅不履行义务,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对抗执行。对此,来宾法院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相关规定,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曝光,敦促其尽快履行义务。同时,通过激励和惩戒,让守信者路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今年以来,来宾市曝光了6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社会上起到良好的震慑作用,“诚信”二字在市民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穿越千年,诚实守信文化在新时代依然绽放着璀璨之光。如今,从城市到乡村,从街道、社区到企业、学校,诚信之风拂遍桂中大地,吹热了经济,也吹暖了人心。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除署名外由来宾市税务、市场监管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