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马安村贡模屯,屋舍俨然,绿水青山。 乡镇干部在手机上就能看到乡村实时动态,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编辑信息,即可通过全村“云广播”发布;在村庄重点场所安装智慧探头,一旦发现紧急情况可第一时间报警……在合山市河里镇马安村,一幕幕生动的场景诠释了数字时代下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7月13日,记者一行走进马安村贡模屯,探寻“数字乡村”背后的一个个幸福“密码”。 2021年11月,合山市首个“数字乡村振兴”平台在马安村贡模屯上线,让大数据为乡村振兴加“数”添“智”,并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请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眼下正值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上午,记者参观了贡模屯的防溺水系统:水库边上,“河里镇·数字乡村监控点”字样上方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大喇叭,利用中国电信的智能AI新技术,及时提醒靠近水边的人员,可有效防止溺亡事件发生。 中国电信合山分公司客户支撑中心主任黄金勇是合山市“数字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目前贡模屯“数字乡村振兴”监控点共126个,在马安村河道安装了6处防溺水监控系统。一旦有孩子靠近河道,监控就会监测到,并自动通过“天翼大喇叭”喊话,提醒他们尽快离开。同时,监控还会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推送到村里网格员的手机上,督促前往现场处理。 防溺水智能管控系统的普及,让村里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神器”出现在各个角落,该村的环境治理也变得省时省力。合山“数字乡村振兴”平台——“村村享”APP在该村里落地后,设置了“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六大功能板块,实现了大数据预警、点对点监测、智能化服务。 合山市工商联派驻马安村第一书记苏琬淋向记者介绍:“进村道路、水库池塘等地,我们都安装有高清摄像头和大喇叭,村里的垃圾桶装满没满、垃圾有没有清扫等,通过数字平台都能一‘屏’掌握。”利用智能化监测设备,对全村重点区域无死角监控覆盖,与传统村屯环境治理相比更高效便捷。 “数字乡村”融入生活的每个场景,也改变着老百姓的点点滴滴。今年64岁的赵福开平时在自家后院养殖土鸡土鸭,以前不论是刮风下雨,为了维持生计,每天都要把鸡、鸭、蛋运到街上售卖。“自从有了‘数字乡村振兴’平台,村干部会帮我把货物信息发布到上面,不一会儿就销售一空了。”她笑着告诉记者,通过平台推销农产品,不用再风里来雨里去,可以腾出时间多照顾家里。 苏琬淋介绍说:“自从用上了‘村村享’,老百姓通过手机可以随时把自家的油茶、土鸡、土鸡蛋等土特产发布到网上销售。农产品不愁卖了,大家种养殖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逐渐都有了稳定收入。” 如今,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马安村越来越多的农户实现了农产品从传统的自产自销到产品订制、定向销售转变。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智慧农业、农产品销售、乡村治理等发展水平,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