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兴宾区三利湖国家湿地公园,一大片葡萄园镶嵌其中,湖水碧波荡漾,葡萄园错落有致,两相映衬,景致迷人。这片葡萄园正是兴宾区五山镇联兴村委古村葡萄示范基地。 8月16日,记者一行来到该葡萄示范基地,一下车,就看到树荫下摆放着几箱葡萄。古村村民小组长陆丁惠告诉记者,这是种植户根据订单采摘的葡萄,由于水果品质好,村里的葡萄基本不愁销路。“我们村大部分农户都加入了葡萄种植行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很高。”陆丁惠告诉记者,他家种有葡萄12亩,亩收入在1万元左右。 据了解,该基地创建于2008年,目前葡萄种植面积600多亩。为更好地发展壮大这项“甜蜜产业”,2014年,古村成立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全村葡萄种植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种植成本。“今年我们家种葡萄收入预计有10万元。”村民陆呈阳告诉记者,2008年至今,他家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了10余亩,不仅住上了楼房,还买了汽车,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古村主要种植巨峰、黑夏、阳光玫瑰、野生葡萄和温克等品种,使用的都是有机化肥,确保三利湖国家湿地公园水质不受污染,古村葡萄基地还获得了自治区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同时,葡萄种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尤其是种植技术必须跟上。古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发展富民产业与强化技能同步提升,多次邀请水果专家到田间地头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还出资送村民到外地取经。 如今,经过广西农科院专家的指导和外出学习,村民掌握了丰富的先进种植技术。有了技术的加持,葡萄的品质也不断提升。“外面的人都说我们这里的葡萄清甜。”陆呈阳捧着一串绿莹莹的阳光玫瑰,骄傲地说。 近年来,“古村葡萄”慢慢打出了自己的名气,每到葡萄成熟季节,就会吸引贵港、柳州等周边游客前来体验葡萄采摘的乐趣。“周末人特别多,有时候这里停满了游客的车。”陆丁惠笑着说。 下一步,古村将借三利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契机,加快转型升级,结合葡萄种植产业,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田园观光旅游,拓宽增收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