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今年以来,象州县着眼“整乡推进 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目标,大力实施抓党建促集体经济提质行动,全力打好“组织牌、产业牌、发展牌”,奏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部曲”,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书记带头 突出“组织牌” 早吹“前奏曲” 象州县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三级书记领衔实施的“书记工程”项目,县、镇、村三级书记带头扛牢、抓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县领导挂帅、组织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乡村党组织具体实施推进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县34名县级领导、76个县直部门、23家企业与123个行政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在资金、资源、项目、产业、销售等方面向结对联系村倾斜。 今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农特产品出山难、闲置村集体资产利用难、现代化农业推广难等10余个重难点问题,共撬动各类资金8000多万元、土地资源1万余亩,助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截至7月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770.24万元,同比增长65.28%。 抱团发展 打实“产业牌” 劲吹“进行曲” 大乐镇整合全镇11个村级合作社出资550万元与象州县兴乐果蔬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大棚果蔬产业,今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万元,六回村通过土地流转为村民增收28万元;马坪镇大佃村利用13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建设经营活动场所,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以上……这些可圈可点的数据,是象州县大力实施抓党建促集体经济的有力诠释。 今年以来,象州县采取镇级组建联社引领抱团发展、镇村联合组建公司整合资源、村企组建联盟实现利益连接等措施,不断激发村集体内生动力,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量的提升、质的突破。实施“村企联合”壮大一批、“强村带弱村”壮大一批、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和创建合作社壮大一批的“三个一批”,激发集体经济发展“乘数效应”。“村企联合”壮大一批。通过村企共建,在村级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引入龙头企业或农业类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资金和运营优势,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村企联合项目52个,预计今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万元。“强村带弱村”壮大一批。通过“强村带弱村”抱团方式实施项目22个,形成“村村联合”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资金共入、收益共分,激发集体经济发展“乘数效应”。盘活村级资产、资源,组建公司壮大一批。今年以来,全县共组建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7个,助力38个村通过抱团发展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筑巢引凤 聚焦“发展牌” 奏响“共富曲” 盛夏,笔者走进象州县新大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高密度渔业养殖及尾水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新建的100个蓝色“大桶”错落有序地排列着,“大桶”里的鲈鱼争相跃出水面抢食。 “去年以来,公司先后与石龙镇大塘村、大蒙村、青凌村合作经营高密度养殖鲈鱼集体经济项目,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27万元,扶持带动13户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目前可提供工作岗位20余个,每年直接带动本地村民增收100多万元。”新大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陆会专说道。 据悉,陆会专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创办了新大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已建成养鱼池、孵苗池100多个,年养殖成品鱼30万斤,产值达500万元。 近年来,象州县大力实施“万才返乡 振兴家乡”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人才库”,加强与返乡人才的沟通和联系,为返乡创新创业项目提升服务精准度。目前共培育和引导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入乡参与或领办创办村集体经济项目45个,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4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撬动社会资本9000多万元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建了新大陆等“万才返乡 振兴家乡”示范基地30个,培养了28名“来宾百名优秀土专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1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