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林社区志愿服务队在相思园码头捡拾垃圾。 今年7月,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发布,兴宾区城北街道维林社区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社区”。这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8月17日,记者到维林社区走访探寻。 “党建+志愿服务” 让社区更有温度 维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12月,由一群富有爱心的社区党群义工、社区干部和辖区居民组成。志愿服务队以社区党建品牌“爱在红水河”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爱河护河”“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书写“红马甲”绚丽篇章,成为桂中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8月17日,在城北街道维林社区“爱心粥铺”前,不少老人和环卫工人正有序排队领取爱心午餐,志愿者忙着给大家发放馒头、小菜、白粥等。赖阿姨说:“我几乎每天都会过来领午餐,年纪大了不方便做饭,有‘爱心粥铺’真的很方便。粥铺的志愿者都很亲切,还护送我们过马路。” 去年10月14日,维林社区“爱心粥铺”正式开张,每天早上8时和中午11时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早餐和午餐。截至今年5月,该粥铺共接待就餐人数1.47万余人次,参与的志愿者达600余人次。维林社区还在辖区主次干道设立6个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加水、休息、解暑药品等服务。 8月15日上午,维林社区志愿服务队到城区相思园码头开展第三季度爱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拿着垃圾钳、铁铲、镰刀等工具,将河畔附近的杂草、垃圾、淤泥一一清除,并同步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用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 记者了解到,维林社区“爱在红水河 爱河护河”志愿服务项目于2018年12月启动,目前志愿者人数达360余人,项目服务内容包括清理河岸垃圾、防溺水宣传、义务植树等。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活动26场次,参与志愿者达2300余人次。 “我经常参加‘爱河护河’‘每日清洁一小时’等志愿服务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李敏加入维林社区志愿服务队已有3年,说起这三年的收获,她的语气中充满自豪感。 据介绍,维林社区志愿服务队还探索实行“4+1+4”工作法,即四个规范(规范党员管理、规范责任落实、规范制度落实、规范党员教育)、一个品牌(“爱在红水河”党建品牌)、四爱驱动(爱党、爱国、爱家、爱民),持续推进“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同时,紧紧围绕“爱在红水河”党建品牌建设,以“四爱”党建元素为根本,凝聚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党员群众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为社区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力量。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每天早上8时10分,一群“红马甲”拿着蓝色环保袋和垃圾钳,准时出现在城区滨江北路(维林大道至祥和路段),开始清理人行道和绿化带里的垃圾。他们是维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每日清洁一小时”项目的志愿者。2019年11月,“每日清洁一小时”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重点清理滨江北路(维林大道至祥和路段)人行道、花圃等区域的卫生,劝离在该路段违规摆摊的流动商贩,用实际行动改善辖区卫生状况。 “我每天早上送小孩去上课都能看到志愿者在打扫卫生,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一个整洁美丽的环境。”滨江北路沿街商户何女士说。 “阿叔,最近身体还好吗?”在覃耀臣老人家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罗柳阳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向老人宣传惠民政策,逐一解答老人的问题。“社区志愿者不时上门帮我们做卫生,有时还会送米送油过来。只要我有困难,他们都会热心地上门帮忙。”覃耀臣对志愿者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邻里守望”项目的志愿者共开展慰问、亲情陪伴、家政服务等志愿活动38场次,服务群众800余人次。截至目前,维林社区志愿服务队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2800余人次,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难题420余个。 “我们将以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社区’为契机,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维林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覃明表示,社区将持续擦亮志愿服务品牌,搭建居民群众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便民服务,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实现社区精细化治理、多元化服务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