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凰镇充分发挥商会“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优势,有效引导非公经济力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取得实效。 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发挥商会作用,协助解决“三保障”问题,来宾市祥丰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5家非公企业捐资助学1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子8人,捐赠金额7.2万元;兴宾区金周彩钢瓦厂无偿为15户少数民族脱贫户修缮房屋,减免金额约13万元;澳洲坚果基地在枯水期为少数民族村落——武宜村运送生活用水约12吨。以商会为平台组织非公企业开展“寒冬暖风慰农”行动,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等8家非公有制企业年终慰问24户困难群众,其中少数民族15户,慰问物资总价值约3万元;来宾市明冠林业有限公司等4家非公企业吸纳失业少数民族群众就业35名,提高少数民族脱贫人口的收入。商会建立非公企业会商制度,共话愿景、共献良策、共谋新局,就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非公经济视角下的解决方案。去年,凤凰商会累计召开座谈会、碰头会4次,提出可行性建议16条,筹集爱心资金约17.28万元。 参与乡村治理工作。非公企业通过商会影响力,在社会综合治理中,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协助调解民间纠纷、民企纠纷。今年以来,非公企业共化解民企纠纷13起,非公经济人士化解邻里矛盾纠纷5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安定贡献力量。疫情期间,非公企业组织员工下沉一线,先后组织120人次动员群众接种新冠疫苗,并到高速公路口日夜守卡;商会组织非公企业捐赠抗疫物资约11.8万元,确保防控物资储备充足。做好反电诈工作“联络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用个人影响力广泛动员,充当政府与违法分子的“传声筒”,联系多方力量成功劝返滞留缅北窝点人员3名,有效拦截欲回流东南亚从事网络诈骗人员2名。 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发挥商会作用,引导非公企业发展优势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少数民族企业家叶飞依托当地林业资源优势,投资1.3亿元开发高端生态装饰板项目,带动以桉树种植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落经济发展;来宾市怡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打造1.3万多亩高标准“澳洲坚果”现代农业种植基地,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0个。做大传统产业,少数民族企业家韦海朗创办安绿茶业厂,生产规模达500多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约40人;非公经济人士代表韦俍盟,退伍返乡发展肉兔养殖产业,创办润卓种养专业合作社参与“万企兴万村”帮扶工作,吸纳村民就业27人,其中少数民族18人。开发农旅项目,深入挖掘长福村龙眼文化深厚底蕴,将长福村列入“两区一带”农业观光旅游打造示范点之一,吸引非公企业开发民宿旅游、“钓鱼岛”垂钓休闲农庄等农旅项目,旅游效应辐射那马、富尧等以壮族居民为主的行政村,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