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海中的大岭村宛如仙境。(受访者供图) 8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示拟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名单,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大岭村上榜。 金秀大岭村位于“桂中第一高峰”圣堂山南麓山脚下,五指山后背。云涛中,圣堂山半遮半掩;林海里,古村落若隐若现。这里曾被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世外桃源”。 “我是从广东来的,在这里住了几天,觉得大岭村群山高耸、风景秀丽,又有瑶族特色文化,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游客吴荣定说,大岭村的山川景色雄奇壮丽,原生态的森林景观、神秘的瑶族文化以及开门见山的民宿让他流连忘返。 然而,大岭村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识别时,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66户215人,贫困发生率处于54.43%的高位。村民们守着云卷云舒的美丽大瑶山,却苦于致富无门,一筹莫展。 2016年,大岭村被列为广西55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之一,当地政府投入1400万元完成通村水泥路、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吸引“瑶天下”生态乡村民宿旅游项目落户。 “瑶天下”项目把坐落在半山腰的10多栋破旧老宅改造成63间客房,既保留了瑶族传统的泥墙瓦顶式建筑,又配备了现代化设备,瑶寨风味浓郁。该项目还解决了部分返乡人员的就业问题,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回暖,我们‘瑶天下’1-8月接待游客同比增长60%,营业额达500多万元。现在,中秋节、国庆节房间预订已达80%。”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天下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思涛介绍,公司还计划提升“瑶天下”特色民宿区,打造森林康养大峡谷以及圣堂研学拓展峡谷,丰富游客体验项目,推动大峡谷生态旅游新业态发展。 近年来,大岭村依托全域旅游,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公司+基地”工作思路,做大做强“旅游+民宿”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旅游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新路子。 生态振兴把“诗与远方”带到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了村民眼前。“在‘瑶天下’的带动下,我自己也开了民宿,今年1至8月民宿收入5万元,加上土特产销售2万元,我们真真正正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大岭村村民、“瑶家云中”客栈负责人冯文生说,2019年“瑶天下”开业后,当地民宿旅游相当火爆,他也把自家房屋改造成12间民宿,并提供餐饮服务。 以往自家养的土鸡、土鸭要拿到市场上出售才能换钱,现在时常供不应求,还要购买附近村民喂养的鸡鸭,满足游客餐饮需求。 相凤花一家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瑶天下”生态乡村民宿旅游项目落户大岭后,她便到该公司务工,上个月她的儿子也加入到项目中。“我和儿子两人加起来,每月工资有6000元。丈夫每月上山采摘瑶药、香菇等卖给公司,每月也有2000元收入。”相凤花说,现在她们一家在村里一个月就能挣到8000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如今,大岭村已发展民宿22家、床位300余张,农家乐6家。今年以来,全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多万元,民宿旅游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让村民吃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旅游“铁饭碗”。 “我们大岭村有107户393人,至少有60%以上人口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人均增收8000余元。”大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曾煜骄傲地说,大岭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生态民俗旅游产业也成了金秀瑶族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据曾煜介绍,为有效解决游客夜间体验项目空白、瑶族文化没有被完全挖掘的难题,大岭村党总支部以大岭乡村旅游风景区为平台,组织当地大岭(山子瑶)、圣堂(盘瑶)、大凳(花蓝瑶)三个瑶族村屯的村民组成表演队伍,在晚间集中展示当地五个瑶族支系民族文化,弥补当地夜生活的空缺,“点亮”大岭村的夜,增加村民收入。 “我们还将依托优越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环境,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打造全产业链优质瑶药基地。”曾煜表示,下一步,大岭村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采取种植与观光相结合的模式,把林下中草药种植和休闲农业、农耕教育、采摘观光等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成“产、学、游、购”一体化的林下经济体系,继而带动“费孝通考察经典路线”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