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建清廉乡村,共筑幸福社会。自开展清廉乡村建设以来,象州县以“三资”管理专项行动为切入点,聚焦“三个坚持”管理“三资”体系,擦亮清廉乡村底色,为乡村振兴建设注入强大“廉”动力。 党建引领: 绘就乡村建设新画卷 组织保障、治理有效、打造阵地,这是象州县在清廉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三大“法宝”,有效促进清廉乡村建设长效化、常态化和标准化。 象州县委成立清廉乡村建设建设专责小组,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组建了清廉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明确任务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为全面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该县农业农村局把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作为开展清廉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2022年指导11个村(社区)创建示范点,成功创建1个自治区级(罗秀镇军田村)、2个市级示范村(寺村镇白石村、大乐镇社区);坚持文化引领,结合本土特色打造清廉文化宣传阵地,让群众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通过打造廉政景观和文艺作品,让村里步步有‘廉’景、时时有‘廉’意,从而进一步净化民风、凝聚民心、弘扬正气。”象州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陈政平说。 完善制度: 激发乡村建设新活力 “以前想了解村里财务公开情况,都要到村委办公室看公示,现在有了‘三资’管理平台,在手机上就能看。”军田村村民韦洁说。这是象州县持续完善清廉乡村建设制度的一个缩影。 通过印发《象州县进一步推进村(社区)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实施方案的通知》《象州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象州县农村集体资产清查移交办法(试行)》和《象州县规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指导意见(修订)》等文件,健全财务收支、资产评估、资产登记、资产保管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全县123个村(社区)全部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同时,建章立制、“村财乡管”、搭建平台三方面发力,推进“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数字化,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文化融入清廉乡村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激发干部带头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尤其是在推动“三资”管理数字化进程中,该县农业农村局构建了“象州县农经综合管理平台”,对全县“三资”合同、股权进行动态管理,实现 “三资”数据信息化和利用规范化,切实提高“三资”管理业务效率,为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 提级监督: 打造乡村建设新引擎 “你们村的集体资金是怎么管理的?有没有按规定进行公开透明?请你提供村里的‘三资’管理台账。”7月31日,象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审计局联合组成清廉乡村建设督导小组,深入罗秀镇礼教村委,以实地考核、台账核查等方式对“三资”管理情况开展提级监督检查。 经过认真督查,罗秀镇礼教村委村级事务管理公开透明、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有力,这两项建设内容材料齐全、条理清晰,通过考核均得满分。“村务监督委员要切实发挥监督职责,必须列席村级‘三资’处置会议,如果发现有违规违纪处置集体‘三资’行为,立即向乡纪委报告,防止集体‘三资’流失和村干部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礼教村党总支部书记熊天生说。 象州县通过监督检查、加强指导和宣传培训三大举措,有效促进“三资”管理透明化、系统化、持续化。2022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四议两公开”原则,推进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把“三资”管理工作纳入清廉乡村建设目标考核,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有序,推动实现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在阳光下运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推动清廉乡村建设长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