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农业的“血脉”。自桂中治旱工程通水以来,兴宾区主动作为,认真写好“建管用”文章,以“三聚焦实现三提升”高质量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千方百计发挥灌渠效能,破解旱区“靠天吃饭”困局,让昔日旱地遍地“生金”。 聚焦“一盘棋” 提升灌区管理水平 兴宾区坚持“一盘棋”思路,高位谋篇布局,理顺桂中治旱工程运行管理、规划设计、实施方式等关键环节,为做好通水“后半篇文章”勾画了思路清晰、科学合理的路线图。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组织体系。将桂中治旱工程作为“书记工程”系统谋划,成立联合指挥部,并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兴宾区水利局,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职能单位,全力推进项目“建管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积极聚才引智,做优规划布局。主动对接国内知名高校,通过与清华大学共同设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来宾兴宾站”,针对桂中治旱工程主体、灌区生产生活状况、河流水库等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桂中治旱工程干支渠运行情况”等多份调研报告,为兴宾区依托桂中治旱工程优化农业产业、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建设、完善斗渠毛渠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提供有益思路。 紧贴发展需求,高效管理调配。制定产业发展用水计划,按“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和谐用水、均衡受益”的工作思路,结合农业产业布局、乡村振兴规划,印发专项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通过科学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桂中治旱水渠与水库、江河渠的互通互补,确保最大化发挥桂中治旱项目的效益,加快兴宾农业现代化进程。 聚焦“通末梢” 提升灌区灌溉效能 兴宾区聚焦灌渠引水痛点、堵点、阻点问题,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采取打通毛细支渠、发挥示范引领、健全管护机制等举措,着力破解“最后一米”问题。 联动各方,凝聚建设合力。采取“党委政府+企业+群众”联动模式,党委、政府牵头抓总,鼓励企业出资出力、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对原有旧沟渠、水渠进行修整,畅通灌溉水网“毛细血管”,提升渠道沿线灌溉效能。据统计,群众主动让地建设渠道63条,凤凰、小平阳等乡镇组织群众修筑、疏通田间渠道总长43.8公里,新增灌溉面积5万多亩,为推进后期渠库连通、渠河连通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水网,实现旱涝保收。采取蓄、引、拦、提等措施,打造渠道与江河湖库、沟塘坑渠的互连互通水网体系,实现渠道与沿线11条主要河道、9座水库、500多个沟塘连通,年增加蓄水量约6000万立方米。水系连通后,灌溉水源充足,水位基本保持平衡,实现涝能排、旱能灌,保障水稻、甘蔗、水果、蔬菜、渔业等农业产业增产收增。 健全机制,推动发挥实效。探索创新灌区人、财、物、管四个体系与财政供养体系融合管理模式,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县、乡、村分级建管责任,确保治旱工程项目后续管好、用好、护好,充分发挥治旱工程作用。 聚焦“出成果” 提升灌区发展潜力 兴宾区引导广大企业、农民改进种植方式、发展新业态、建设新家园,实现从“旱片”到“粮仓”的华丽转身。 改进种植方式,助推增产增收。依托灌区充足水源和渠系覆盖优势,实施双季稻轮作“稻+稻+绿肥”“稻+稻+马铃薯”“稻+稻+油菜”等轮作模式,提升灌区耕地质量和耕地利用效率,实现“一年多收”“一田多收”效益。充分利用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水肥一体化试点建设面积约11.2万亩,每亩预计可增产1~1.5吨,蔗农可增收近1000元。实现果蔬种植面积增至78.5万亩,产值达35.2亿元、同比增长5.7%。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催生产业新业态。积极引进一批创新型农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到兴宾区建立科研成果中试基地和转化示范基地。全力推进灌区水资源综合利用,高标准谋划设施农业、“双高”糖料蔗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改造。打造新三智慧农业、陆基养鱼等现代农业新业态,充分发挥“标杆”和“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已成功创建小平阳镇、大湾镇、陶邓镇3个绿色高质高效优质稻示范区,壮大“北回桂稻”品牌。 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绿色家园。在充分利用桂中治旱渠道灌溉作用的基础上,增设渠道光伏发电项目,可开发面积300万平方米,年供电量3.6亿千瓦时,水源蒸发量降低约30%,年节水约1200万立方米。依托灌区干支渠、生态湿地、水库湖塘,引水入村入屯、入庭入院,打造“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村容村貌不断绿化美化,有效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