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中航象州风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
一块块光伏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排排风电机组在高山之巅迎风转动……5月17日,记者走进千万千瓦级装机能源基地部分项目现场,切实感受桂中大地“风光”无限好。 “目前,全市电源装机容量543.8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278.8万千瓦,占全市电源总装机容量51.26%。这对我市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多元、安全高效、保障有力、产业链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也将全面提升我市能源保供能力。”市发改委副主任庞家成告诉记者,2023年,全市能源领域完成投资53.3亿元,同比增长102.2%。 为何能源领域投资如此迅猛?这一切源于领导高度重视,更源于良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我市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推进三次产业融合,提出建设“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制定印发《加快建设来宾市“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千万千瓦级装机能源基地建设赫然在列,至此逐“绿”而行、向“新”发力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在此基础上,市政府印发了《来宾市千万千瓦级装机能源基地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推动落实。 结合能源工作年度目标,市发改委制定了能源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具体工作任务,明确了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并将能源投资完成情况列入绩效考评内容,全力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 “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我们的项目高度重视,在租地、用地审批以及手续办理的过程中,给予了我们相当大的帮助,让我们的项目能够顺利开工。”中航象州风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执行经理彭钰峰告诉记者,一体化发电项目目前3个光伏项目已建成投产,还剩3个光伏项目和1个风电项目在建,预计今年10月全容量投产。 来宾市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华润电力广西公司新能源管理部沐恩风电场的站长赵虎同样深有体会。“华润电力来宾象州沐恩50MW风电场项目,从2022年8月开工,到2022年12月实现投产,是来宾市开工到投产最快的项目。”赵虎介绍说,目前项目年发电量1亿度,年均上缴税收约300万元,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4万吨。项目建成以来,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来宾市能源结构,更推动了来宾市电网电源协调发展。 “风”口面前,提前布局,向“新”发力。正是因为我市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个个新能源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市落地生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市储备新能源项目达191个;来宾抽水蓄能电站为广西第二个核准的抽水蓄能项目,并列入2023年第二批国家保障用地重大项目清单,项目用林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来宾迁江工业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为全区首批试点项目之一…… 如今,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能源项目在桂中大地茁壮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庞家成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围绕建设千万千瓦级装机能源基地目标,主动作为、担当实干,全力抓好抽水蓄能、风电、光伏等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