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陵镇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统筹推进机构精简化、管理网格化、平台数字化,全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发展优势。 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管理效能。强化组织建设,将原有的8个事业单位精简为“三个中心一站所”,并分别成立中心党支部,有效解决因党员分散、不易集中导致的组织生活开展不规范、党建工作虚化弱化问题,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确工作职能,创建“3+X”机构框架,使职能“碎片化”转向“集成化”,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辖区企业解决项目用地和用水用电难题,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效率;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有效打击乱占耕地建房、焚烧秸秆等违法行为。激发干事活力,坚持从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中培养、推荐领导干部,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给予在职在岗3名中心主任事业副科级工资待遇,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四个一”工作法,拓宽工作思路。一张网格明目标,在全面推行“一组三会”的基础上,将全镇12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44个网格,每200至300户为一个网格责任区,由12名挂点领导、129名镇村干部分别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农村党员结对联系群众,构建“镇—村(社区)—网格—党员(志愿者)”的“1+1+1+1”四级联动机制,初步形成“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治理模式,切实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一张名片亲距离,探索建立“网格+警格+医格+银格”四格融合机制,明确网格联系人及工作职责,向群众发放网格联系卡,拨打联系电话即可预约相应单位提供医疗、金融等上门服务,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不断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和业务覆盖面。一支队伍树典范,整合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工青妇群体、党外人士、党员、离退休干部等力量,组成一支基层治理服务队伍。通过拉家常、讲法律、抒情感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完成陈村荷花示范基地1300亩土地流转,成功打造农文旅结合的“石陵典范”。一套机制促长效,整合各类资源,构建“1+5+N”工作机制,即在村(社区)党支部引领下,凝聚村(居)委会、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盾单位、网格化管理队伍五种力量,发动辖区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开创了群防群治新局面。 优化智理平台,实现数字赋能。研发数智支撑系统,创建“来宾市石陵镇乡村数字治理”系统,内设党建专栏和数字治理、乡村治理板块,以网格为单位采集人员住房、务工情况等基础信息,打破农村地区基础数据采集难、部门之间信息不互通的数据壁垒,以党建引领之“统”,破多头建设之“困”,筑数字治理之“基”。强化智能监控体系建设,以“平安家园”“雪亮工程”智能防控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党员结对联系群众为抓手,发动村(居)民安装AI人脸识别摄像头,打造“党建引领+科技赋能”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网格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政府和公安部门的问题处理效率,使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器”。依托综治平台畅通诉求渠道,推广使用“综治E通”、“兴宾民意通”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反馈渠道,党委班子成员带领各级党组织书记开展“党建联建+信访+矛盾纠纷”系列活动,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实现群众反映问题“零困难”、服务群众“零距离”。此外,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公示,及时反馈办理情况,高效推动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