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网-来宾晚刊讯 (记者 莫 岑 通讯员 韦艳丽 文/图) “今年‘三月三’我们村可热闹了,有唱有跳还有玩,像赶集一样。”4月17日,在忻城县思练镇石龙村蓝家屯,村民小组长蓝英华兴奋地告诉记者。 去年,思练镇围绕“以蓝氏文化为切入口,打响壮族特色牌,洞观壮族文化内涵,做深做足壮文化体验,打造壮文化创新样板”的理念定位,利用粤桂帮扶资金777万元,引进设计团队,升级改造蓝家屯。“变身”后的蓝家屯环境美丽优雅,引来不少游客。 走在蓝家屯的小道上,仿佛置身一幅优美的画卷,河岸两边垂柳依依,山脚下分布着具有浓郁特色的壮族“毡房”。该镇党委副书记蓝祖孟介绍,蓝家屯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通过将村屯中雨水和污水分类处理,实现雨污分流。同时打造亲水平台、康养建身步道,对原有的河道进行清淤,让村屯环境更加美丽宜居。“丰水期还可以看到清澈的河溪,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岸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蓝祖孟说。 
升级改造后的蓝家屯环境优美。 不仅如此,蓝家屯还打造了“村在田园中、田园在村中”“小河绕村舍、村依小河居”的田园风光。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田园栈道,还有民宿、农家乐等。“我们把田园景色融入田园经济,建设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果蔬采摘园,为周边群众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享受田园乐趣的好去处,增加村民收入。”蓝祖孟说,通过对蓝家屯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基层公共服务硬件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完善特色产业、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庭院环境,着力培育以“小客栈、小作坊、小家禽、小吃店、小农家乐”为主的“六小”庭院经济模式。 接下来,蓝家屯将重点建设、完善壮食坊,打造具有壮族特色的农家乐和小吃工坊,让游客体验和品尝壮家特色美食。如打造忻城玉米铺,结合蓝家屯糯玉米种植产业,推出糯玉米系列小吃和特色产品;培育壮家红糖工坊,打造甜蜜红糖工坊传统手工艺工坊等。 “过去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收入单一,随着示范点的建成,越来越多群众在家门口做起了农家乐,收入明显增加。”蓝英华说,他们有信心让家乡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