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岭镇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促进辖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使桐岭这个“布濑壮乡”成为“布濑人”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和谐家园。
党建引领“一盘棋”,绘就共谋共治“同心圆”。成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领导小组,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每年度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4次以上。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中心工作,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健全完善镇村综治服务中心体系,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五治融合”等工作机制,聚焦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度开展夜话小广场、法治宣讲等惠民活动72场次,为群众解决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实际困难问题150多个。 阵地建设“一条心”,奏响共建共享“同心曲”。充分利用“同心文化载体”开展各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实效。2022年度开展中大型活动50余场次。整合资金资源,积极打造完成7个“同心文化载体”,分别是同心文化广场3个、同心文化长廊3个、民族之家1个。打造过程中充分协调好村企共建、乡贤助力、部门参与、群众支持之间的关系。例如:四安村同心文化广场、民族团结主题园相关建设工作已整合6个部门、单位资金、资源投入,累计资金超280万元。 乡村振兴“一起干”,铺筑共富共美“同心路”。围绕“布濑壮乡 魅力桐岭”文化品牌建设,当地串联建强四安村休闲农业、石岗村庄园文化、桐岭村红色旅游、和律乡村治理、螺山生态园旅游等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实现多点开花,线上成景,面上出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不断增加。2016年以来,桐岭镇多次举办哈密瓜旅游节、生态螺山文化旅游节以及民族民俗特色旅游活动。今年7月1日,“走进锦绣大藤峡 畅游绿水仙城”武宣县第二届布濑壮韵文化旅游艺术活动月在桐岭镇四安村启动。活动现场,游人如织,八方游客蜂拥而来,共同感受壮乡魅力。布濑河蓝靛染布记忆、壮族竹竿舞、山歌传唱、布濑壮百家宴等极具民俗特色的节目展示,让游客连连称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当日游客量高达2万余人次。 人才集聚“一家亲”,扎牢共促共融“同心结”。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共促共融,切实发挥各类人才聚合效应,推动民族团结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当地深入实施党旗领航“领头雁”工程、“万才返乡振兴家乡”专项行动,挖掘廖晖等一批乡贤返乡创业,培养何开反等一批能人领办合作社,让乡村治理有“新血液”。目前,通过全方位汇聚乡贤力量,该镇组建了以政协委员何开峦为代表的102名乡贤队伍,形成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桐岭镇发展共兴、基层共治、公益共助、文明共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还邀请“武宣婆”郭秀莲等到各村传授山歌,邀请漓江画派书法家钟涛等到桐岭采风,推动外来艺术人才与全镇各族人民互促共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