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在乡村小学的日子,虽然清苦,我却乐在其中。乡村的孩子,特别是山里来的孩子,憨厚、老实、懂事,我要永远扎根乡村,要用真诚与爱心点燃孩子的梦想,让一株株幼苗茁壮成长。
三十年前,我追随梦想,带着欣喜与激动,踏入乡村小学——忻城县城关镇黄金蓝天小学。回望过去,记得刚到乡村小学时,我又惊又喜,当我走进校园的那一刻,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便暗下决心,我要用双手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和护航者,我一定要在这个地方实现我成为一名乡村教师的教育梦。 伫立在三尺讲台前,我自豪地舒展身躯,神情专注地将知识的甘霖洒落在棵棵幼苗上。面对风吹浪涌,面对潮涨潮落,我坚信风景这边独好。我用手中的粉笔为孩子们画出人生的起跑线,在他们原始的风景画上,添上绚丽的色彩。 我愿把满腔真挚的爱慷慨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位孩子,因为这种神圣而纯洁的爱,像春风一样,能开启孩子的心扉;像春雨一样,能滋润孩子的心田;像春晖一样,能温暖孩子的心怀;像春雷一样,能叩击孩子的心弦。 记得在我刚接手四(1)班时,内心忐忑不安,生怕学生不喜欢我。因为许多农村孩子的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父母忙于生计,远在外地打工,更是无暇照顾,有的甚至离异,大多都是由爷爷奶奶看管、抚养。老人往往因为疼爱溺爱或者有心无力管教孩子,致使他们难以养成好的习惯,更不用说成才了。 我深知,要想当好孩子王,就必须与他们打成一片,信任他们,朋友般的师生关系使我赢得他们的信任。 面对这帮孩子,我以满腔热情,默默耕耘在这块教书育人的农村土地上。平日里,我经常和他们沟通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常常利用下班时间、节假日去家访,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们,时间长了,他们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班上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进步很快,成绩稳步提高。 教育是一轮明月,让皎洁的月光洒满校园,洒满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阳光、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一个教育者、家庭监护人共同的责任与不懈努力的方向。 我是阳光的翅膀,我是麦子的渴望,我是流水的心绪,我是鸟鸣的音符……但最重要的是,我是他们的守护者! 我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个人梦、集体梦、祖国梦感染学生,用全部的爱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让一株株幼苗茁壮成长,把一批批学子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 窗外乡亲们背负金色阳光,头戴金色的草帽,挥舞着锄头用最美的姿势诠释“汗滴禾下土”的诗意。他们从不为孩子的气馁而放弃,就像他们从不放弃自己钟爱的土地。 朗朗的读书声飘向土地,也飘向农人的心里,这乡村音乐最美的旋律已成灵魂的交响,在乡村的天空久久回荡。我是这乐章的演奏者,用优雅的姿势指挥一个个生动的音符,让他们焕发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 这掷地有声的文字,呕心沥血的语言,难道不是一颗颗飘扬的种子么?它种在乡村最温柔的部位,似一株株最朴素的植物疯狂地生长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对班级持久的爱汇成优美的、激荡人心的交响曲,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健康成长,看着他们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我感到无比欣慰。有什么事业比培养人的事业更伟大?我愿把我的青春和汗水献给这春的事业,献给这阳光的事业。而我用一生的汗水,一生的热血,毕生的精力做成一根灯芯,用灵魂点燃,发出最耀眼的光辉照亮孩子的心野,照亮乡亲无限的希望。 我从芸芸众生中走来,又向芸芸众生走去。走来是为了追求太阳底下的崇高;走去是为了书写一生的承诺。我的灵魂经受真理洗礼后,刻骨铭心的是:用自己的汗水浇洒一朵朵花儿,浇灌一片片幼林,为这个世界筑成一道道真、善、美的风景。 尽管我走不进花团锦簇之中,但能领略到一声声童稚的祝福;尽管我踩不出娴熟的舞步,但能描绘人生绚丽的画图;尽管我走不进万人的喝彩声中,但走进了一个永恒的信仰。我为崇高而走来,沐浴阳光;我为平凡而走去,托起太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我是一位安贫乐道、地地道道的农村小学教师。我深知,扎根乡村教育是我一辈子的心愿,为了家乡的孩子,我愿留在家乡执教,也为了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我心中的那份爱,不断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朵,用爱心创造美好的未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学生一个个长大离开,我笑了,笑出一头白发,满面皱纹。当远方的你,在事业的金秋时节,捧着累累硕果奉献给敬爱的祖国,那就是教师最美的心愿。 (作者系忻城县城关镇中心小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