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万家,泽惠民生。近年来,合山市始终坚持守水有责、护水尽责、管水担责,统筹水利项目建设,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进水利保障体系建设,构建节水蓄水调水体系,高效利用水利工程设施,在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保障粮食安全、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防汛减灾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民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快水利项目建设 助推高效农业发展 4月2日,在合山市北泗镇石村附近,涓涓流水从“671”溯河电灌站明渠流出,顺着水渠流向农田,周边水田被绿油油的秧苗覆盖,一眼望不到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据介绍,自去年12月溯河水轮泵站成功提水以来,不间断地将合山电厂冷却水以每秒1.44吨的水量提水到溯河干渠,目前,提水量共计1492万立方米,有效保障3万亩农田灌溉用水。 兴修水利,百年大计。合山市紧盯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北泗应急水源工程、溯河水轮泵站工程二期、合山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补齐水利设施短板,解决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设施老化严重、蓄水调洪能力减弱、灌排功能衰减、塘坝淤塞等问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的“水支撑”“水保障”。 去年以来,合山市统筹整合乡村振兴农田水利工程补助资金、水利发展资金等1872万元,持续推进水利项目建设,规划示范区渠道2条,完成4座水库除险加固,修缮河里镇集村至五塘村联通渠道4.5公里,累计改善灌溉农田面积达4万多亩。 加强河湖管护治理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3月进入禁渔期以来,合山市积极协调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形成执法合力,加强水上和陆上监督检查,努力实现“河上无生产渔船、水中无作业网具、市场无捕捞河鱼”的管理目标。 “合山市以河长制为抓手,结合‘清四乱’行动、坚决打好河湖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各环节监管,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湖执法监管,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合山市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黄培武介绍,目前合山市、镇、村三级河长61人,去年共组织开展巡河1606人次,河堤执法巡查24次、290余公里,“四乱”问题整治销号率100%。 与此同时,合山市持续推进水生态修复建设,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深入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等,加大河湖生态修复力度,全力保障水资源安全。去年,合山市北泗河、河里河、石仁河、古亮河、花红河、柳花岭河等6条河流的健康评价等次均为健康;红水河合山市城区防洪工程河段列入2023年度第二批广西幸福河湖名单。 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 筑牢水利发展根基 合山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防汛抗旱减灾等方面入手,紧盯水利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我们利用中央水利发展资金、自治区补助资金及本级财政资金等,开展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计划。同时,聚焦农村供水安全薄弱环节和风险,持续做好农村饮水安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合山市水利局局长覃小春说,去年完成了3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以及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保障水平。当前,合山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自来水水质合格率、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达标率均达88%以上。 针对农村防洪设施不足、抗旱能力弱、农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等问题,合山市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做好水旱灾害规划,及时修编水利工程抢险预案、用水调度方案,推进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等,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去年,合山市完成山洪灾害预警设施覆盖辖区43个村屯,对早期建设的39个水库测站、水位报警器、山洪灾害雨量站等进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采集数据准确有效。 (廖 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