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大湾爱大湾,大湾本土我家乡,大湾山水皆秀丽,人杰地灵谷米香……”近日,在大湾镇大湾街文艺演出活动中,居民韦春梅动情唱道。 近年来,大湾镇积极探索“说学传唱”等多种形式,将文明新风唱进群众心里、融入群众生活,让文明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推动乡风文明、社会和谐,为推进乡村振兴添色增彩。 
孩子们认真听“五老”志愿者讲红色故事。 (梁 陶 摄) 说文明、话良俗,文明新风我来说。大湾镇充分发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宣讲、大湾革命史宣讲等11支宣传宣讲志愿服务队作用,邀请“五老”人员、乡贤人才、老一辈革命家等深入校园、社区,向群众说文明、话良俗,累计开展宣传宣讲70余场。同时,将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交通总站(天马运输行)旧址延伸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先后培养天马运输行志愿讲解员20名,累计为800多个单位(团体)上万人讲解大湾红色故事。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眼中的文明新风,让百姓乐于了解并接受文明行为,激发居民群众参与文明建设的热情。 学文明、育新风,文明培育抓基础。利用学生放假和课余时间,常态化组织学生到大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理论宣讲大舞台,开展全民阅读、文明礼仪课程、道德讲堂等多种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扶正三观、温养文明。同时,组织开展亲子阅读、故事会、个人才艺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文明、学习文明、热爱文明、参与文明,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新风的参与者和宣传者。2023年以来,大湾镇图书馆和村级农家书屋共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0余场,吸引2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已成为培育文明新风的重要基地和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桥头堡”。 传文明、带转变,文明新风传帮带。用好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常态化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文明实践活动,通过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形式,带动家长一同参与文明建设。近年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0多场,受众约6000余人次;90余名家长作为志愿者,常态化到大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已成为文明新风的践行者。 唱文明、歌新貌,山歌传唱“文明风”。将文明新风传播与壮乡山歌相结合,组织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山歌和其他民歌作品,以山歌传唱的形式唱响文明,寓教于乐。在大湾镇组织举办的“农垦杯”“旱改水杯”等30余场体育赛事,以及“戏曲进乡村”“广西三月三”等文艺演出中,该镇韦春梅、覃玉冬及贝侬合唱团等一批山歌手广泛传唱文明新风,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注入了新活力。 (张则将 韦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