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普及是指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活动。 5月13日,广西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正式启动,忻城县同步启动并举办系列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指尖上、家门口“零距离”享受社会科学知识“盛宴”,让更多的社科知识、社科成果走进千家万户。 紧扣主题 社科普及“活起来” 忻城县一直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县社科联“联”的优越性,紧扣“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 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各级社科组织结合行业特色,提前谋划、形成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活动,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关基地同步并举、线上线下交互结合”的大社科普及格局。 5月13日,县城红川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民族服装走秀、山歌传唱、社科集市、非遗展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科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拉开了2024年忻城县社科普及活动周的序幕。 “壮锦太漂亮了!我第一次见织壮锦,觉得非常有人文社科魅力。”在非遗展位驻足观赏的市民纷纷感叹,希望以后这种“家门口”的活动能多一点。 “我们根据自身实际,举办了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社科普及活动,通过可听、可视、可参与的形式,让社会科学文化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忻城县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大家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就能学到社科知识。 线上线下 社科普及“热起来” “社科微讲堂”是忻城县社科联自主打造的社科普及品牌,旨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康生活理念、忻城本土风俗人情等。通过线上展播主题短视频、线下组织“短平快”普及活动的形式,不断增强社科普及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八寨是我们当地大部分人祖先的居住地……”《阳明文化在忻城》社科微讲堂视频在线上发布以来,便收到广大网友的转发和点赞。为实现“云端”普及,忻城县特别开设了“社科普及”专栏,已推送党的理论政策、哲学社会科学小知识、法律、生活常识等图文50余篇,阅读量超1万次,让指尖上传输社科更精彩。 “红白喜事要简易,勤俭持家好风尚……”忻城县还创新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集中宣传活动,组织村民、志愿者将移风易俗宣传与“三句半”、山歌演唱等形式相结合,深入全县12个乡镇进行宣传普及。同时,结合“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组织文化辅导员免费开展山歌培训,促进山歌文化在农村一线的传播,累计开展文化文艺知识社科普及活动24场。 多级联动 社科普及“动起来” 社会科学普及是一项惠及全社会的公益性事业,面广量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年活动周期间,全县各机关部门、各乡(镇)、社科普及基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科活动,让社科的触角延伸到更多群众身边。 “听说莫土司衙署有‘壮乡故宫’的美誉,这两天免费参观,我就带着儿子过来看看。”从外地来旅游的黄女士说,土司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非常值得一看。 为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基地示范引领、科普惠民作用,此次活动周期间,忻城县博物馆、莫土司衙署、忻城驰程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吸引众多县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社科主题读书阅读、知识讲座、文艺表演……近年来,忻城县积极开展社科普及进机关、进村屯、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让社会科学成果进一步走近大众、惠及公众,社科普及的覆盖面和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据统计,今年活动周期间,全县累计开展系列社科普及活动15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00余人次。
|